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归经 > 正文 > 正文

神农本草经是一部什么书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3 11:19:35
《神农本草经》源于三皇医药之学,后世因为文化传承的断层,特别是近代以来文化自卑,历史疑古潮流兴起,对中医药学的误解的及其严重。古人讲:“欲师古道,必先正名”,要真正传承祖国医学,就得擦去《本经》上的灰尘,归还其本来面貌。一,《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的源头《神农本草经》归于五千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至今通俗的说法是托“神农”之名,成书在汉代。这就是典型的疑古派学风。而古代先贤大多赞同源于神农的说法。南北朝时医药家陶弘景认为《神农本草经》是上古三坟时代的作品,认为书中的“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中医药源头在《神农本草经》。学中医一定要清楚源头,我们历史上根本就没“中药”这一说,一直叫“本草,是因为近代西方西药引进,我们的“本草”才故称“中药”。根据竺可桢先生《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仰韶文化时代追溯安阳殷墟时代,是温和气候时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也就是说当年黄河流域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据《国语·晋语》载:“炎帝居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正处于黄河中上游文明圈。上古是圣王一体,最有知慧,有学问的人才可以被推举成王,即所谓“内圣外王”。观《本经》医学理念的先进,药物功效准确,体系之完备,并非杂乱拼揍。所以,既使并不是出于神农本人,也应系神农时代圣王之作。无论是从社会发展,历史变迁,《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应产生于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最晚也不应迟于殷商,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古老的源头。

二,《神农本草经》是经方医学的老根

《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中医自古就有“医经”和“经方”学派之分,“医经”学派注重理论研究,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经方”学派注重临床,以汤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那么经方医学的源头在哪儿?就在《神农本草经》。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说:“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由此可见,经方医学三大经典,《伤寒论》一一《汤液经法》一一《神农本草经》是一脉相承。追根溯源的话,《神农本草经》应是经方医学的老根。

三,《神农本草经》是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在古代不是随便叫的。经者,常也。经,就是“总这样”,叫“经常”;也是“不会变”,叫“恒常”。古人认为:所谓“经”,就是永恒真理,称之为“恒久之至道”。这些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写成书,才叫“经典”。

首先,从《神农本草经》的整体看,内容精炼,表述精湛,整体理论系统扎实,前后一致,选药精良,功能准确,历经几千年临床实践验证疗效可靠,谌称医学经典。

医药,先有药,才能有医。我们现在常用的中药大多是《神农本草经》定下来的。《本经》按照安全有效的准则,优中选优定了种,后来到了《本草经集注》成了种。到了唐代的《新修本草》又加了百十种,后世又逐渐增加为成千上万种,但随着时间考验,后世所加大部分已被历史所淘汰。神农选择的本草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绝大多数仍为现在临床常用药。什么叫经典?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才是真正的经典。

《神农本草经》是人类第一次对中医药进行的系统整理和总结,它源于实践,但又高于一般民众的认知。从医学理论的先进性,药学内容的连贯性,整体架构的前瞻性看,当为圣王所作,或为圣王组织整理修定,绝非民间用药经验的简单拼合。

《神农本草经》作为三皇之学,当为王室收藏,普通寻常老百姓是不可能见到的,所以在民间就只能留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了。

《神农本草经》早于《黄帝内经》(上古时的《黄帝内经》已佚,现在所谓的内经只是《素问》和《灵枢》),之后而有《汤液经》,官学流传民间之后,才有了张仲景《伤寒卒病论》和以后的诸医家学说。

“丰城之剑,埋光气于尘沙。荆山之璞,被猜嫌于燕石”。吹散尘沙倚天出,纵有瑕疵不掩玉。《神农本草经》堪称中医经典中的经典,当之无愧!

相关咨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gj/10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