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药
科
普
旋覆花
旋
覆
花
民间有一句药谚:“诸花皆升此花沉,行水下气益容颜”。这则谚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百花都有妖艳之姿,备受人们的喜爱,地位也都一天天上升。然而只有旋覆花不愿看人的脸色行事,不随众意,悄悄隐于山中,地位自然就一天天下降。后来,在百花封神的时候,花王就让旋覆花发挥它的能力,为人解决病痛。内心决定本质,旋覆花就显示出它独降的功能了。
简介
旋覆花又称之为金钱花、六月菊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又有“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之说,为治肺、胃气逆病证之要药。正如《本草汇言》云:“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因此,旋覆花作为中药,具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为不可多得的良药。
壹
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britannicaL.的头状花序。主产于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贰
性味归经
苦、辛、咸,微温。趋向沉降。归肺、脾、胃、大肠经。
叁
功效与作用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治疗①痰饮壅肺或痰饮蓄结证。本品苦降辛开,咸能软坚,温能宣通,入肺经,善于降气、消痰,并有行水作用,善于治痰饮壅肺、痰饮蓄结。治痰饮壅肺,胸闷,咳喘痰多者,常配紫苏子、半夏同用,以增强化痰降气作用;治肺有痰热者,常与桑白皮、桔梗同用,如旋覆花汤;治痰饮蓄结,胸膈痞满者,常与海浮石、海蛤壳同用,以增强化痰软坚作用。②噫气,呕吐。本品苦降,入脾胃经,善降胃气,有良好的降气止呕噫作用。善于治痰饮内停,胃气不和之呕吐、噫气。治痰浊中阻,噫气,呕吐,心下痞硬者,常配赭石、半夏等,以增强降逆化痰作用,如旋覆代赭汤。
肆
用法用量
煎服,3~9g,包煎。
伍
附药
金沸草: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linariifoliaTurcz.或旋覆花I.japonicaThunb.的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生用。性味苦、辛、咸,温;归肺、大肠经。功能降气,消痰,行水。用于外感风寒,痰饮蓄结,咳喘痰多,胸膈痞满。煎服,5~10g。
陆
现代研究
含倍半萜内酯类、黄酮类、有机酸等。其倍半萜内酯类为旋覆花素、旋覆花内酯等。有镇咳、祛痰、平喘、抗溃疡、抗炎、抑菌、保护血管内皮、护肝、调节免疫、调节胃肠运动、脑保护等作用。
禁忌注意
本品温散,阴虚劳嗽及津伤燥咳者忌用。
责任编辑:潘楚翘张欣
审核:姜旭坤郑志涛
审定发布:陈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