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今日迎来大暑节气。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蒸煮模式”开始了,大暑节气又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38℃左右的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面对高温闷热天的“烤”验,大暑时节人们如何调理疾病呢?
何为“冬病夏治”?1何为“冬病”“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寒冷,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2何为“夏治”所谓“夏治”,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祛除阴寒之病邪,增强机体抵抗病邪之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3何为“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合一”、“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制定。在伏天机体阳气充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等方式,加强祛除体内伏寒、振奋阳气的力度,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预防和治疗可能在冬季发生或加重的疾病。
大暑,子宫肌瘤排寒除湿的最佳时机子宫肌瘤患者大多都是寒湿体质,如子宫肌瘤的形成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都是由于体内湿寒之气所引起的!湿寒过重,阳气不足,体内的垃圾排不出去长期淤积,使子宫变成一个潮湿、阴冷、肮脏、不透气的场所,就给肌瘤创造了很好的生长环境!
大暑正值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但同时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阶段。此阶段身体的经脉气血运行充盈,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毛孔是打开的状态,此时治疗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这个时候借助大自然的温热之力,不仅有利于提升体内的阳气,改善寒湿的体质,还有助于打通身体的经络,为调理女性患者体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子宫肌瘤症状①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
②下腹包块: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时可从腹部触及。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脱出于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就医。
③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
④压迫症状: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等。
治疗原则子宫肌瘤治疗的总体策略为先泻实、后补虚。针对子宫肌瘤的痰瘀互结的性质,应用疏肝祛痰活血散结的虚实通用方,同时要注意防止药物损正、助相火。即补不可以壅遏化火,散不可以损伤正气。没有肾虚体征不要轻易补肾,否则可能会使肌瘤迅速增大,故调节阴阳从调整五脏入手。
治带为先带下为湿,舌红苔黄腻为湿热,舌淡苔薄白为脾虚。
湿热下注——慈元化瘤方加苦参燥湿,配用生薏苡仁、车前草、萆薢、桑白皮、白鲜皮、泽泻、白花蛇舌草等渗湿;
脾虚湿盛——慈元化瘤方配用生薏米、藿香、陈皮、砂仁等;虚甚用补中益气汤。
脓带——五味消毒饮;赤带加牡丹皮、生地榆等凉血药;
湿热病毒——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红藤、蚤休。
还要注意风、寒、湿3个病因,要祛风、散寒、利湿。祛风用炒苍耳子(可用葶苈子代),散寒用蛇床子,利湿用地肤子。
分色论治能提高疗效:白带关键药是白扁豆;黄带关键药是萆薢;红带的关键药是生栀子;黑带关键药是菟丝子。
治带用这3个“子”: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不管虚实,治带用这3味药,能提高疗效。
经期调血三个治则:①量多补摄,量少通利;②寒者温之,热者凉之;③必须调肝(宜加香附、柴胡、炒橘核)。
调经期及全身状态4个治则:①必先理气,用柴胡和香附。②要调养脾胃,用白扁豆和蒲公英。③要固本培精,用蛇床子和补骨脂。④兼养心血,用生地和当归。这是总的原则,还要分期论治。
经前调气暖宫。月经以前有头痛、心烦、胁胀,乳房胀痛,治重调气。分两类:一类疏肝,用丹栀逍遥散;二类暖宫,用艾附暖宫丸。一直吃到来月经。
经后调肾,又分虚实。肾中水火有余,易生相火、致瘀结,可用知柏地黄汤清泻相火。阴阳不调,可以痰湿为标,严重时苔腻、胸闷;瘀血日久引起的水湿留滞,久则化为痰浊,阻滞血络而成癥结,正所谓“血不利则为水”。化痰祛湿主要以温胆汤为主化裁:竹茹、枳壳、茯苓、陈皮、菖蒲、郁金。并可适当加入昆布、海蛤壳、海藻以祛顽痰。
小慈叮嘱三伏天时期,人体毛孔张开,是最佳的排寒祛湿期,也是寒湿最易进入人体的危险期,大家一定要谨遵医嘱,趋利避害!关于调理,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直接添加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gj/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