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杏林儿医”
获取更多儿科知识
文
郝静
医院中医科
图
来源于网络
定喘汤
明代《摄生众妙方》卷六;首见于《扶寿精方》
Q1
白果(去壳,砸碎炒黄)二十一枚(9g),
麻黄三钱(9g),
苏子二钱(6g),
甘草一钱(3g),
款冬花三钱(9g),
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4.5g),
桑白皮(蜜炙)三钱(9g),
黄芩(微炒)一钱五分(6g),
法制半夏三钱(9g)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
Q2
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Q3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喘。
Q4
定喘汤中白果麻,款冬半夏桑白加;
杏仁苏子芩甘草,宣降肺气此方佳。
Q5
麻黄为君开宣肺气,宣肺解表,白果为君敛肺止咳,化痰定喘,两药配伍,一散一收,共为君药。苏子、杏仁肃降肺气兼平喘,半夏降逆化痰,款冬润肺止咳化痰,四药同用,降气化痰,助肺之肃降能力,共为臣药。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为使药。合而用之,共成宣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应用于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如痰多色黄、粘稠如脓者,可加鱼腥草、胆南星、海蛤粉;痰多、白粘,喉中痰呜,不得平卧者,可加射干、葶苈子、地龙、大枣;高热烦渴者,可加生石膏、知母;没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者,可用炙麻黄不用生麻黄;若痰热伤津,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者,可加沙参、二冬、天花粉等。
定喘汤能够有效调节患有哮喘的大鼠体内失衡的免疫细胞因子,从而改善大鼠哮喘病症,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性和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小鼠气道阻力、TNF-a表达水平、BALF及外周血的炎性细胞比例、IL-4、IL-5、IL-13等炎性因子含量、GATA-3蛋白表达水平等。镇咳和毒性实验提示,定喘汤的镇咳作用显著,并且具有极小的副作用[1,2]。
初诊年11月13日患儿,男,8岁,主诉: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1天现病史:患儿3天前受凉后鼻塞流涕、阵咳,有痰色白而稀,家长予自服中成药未见好转。今晨发热,Tmax38.5°C,恶寒,咳嗽加重伴轻喘,痰多粘稠,色黄白。大便略干,小便正常,食欲可,睡眠欠佳。查体:精神可,呼吸平稳,咽部充血,扁桃体II°肿大,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厚,脉滑。既往患过敏性鼻炎,霉菌及尘螨过敏。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风寒外束痰热蕴肺治则:宣肺散寒清化痰热定喘汤加减:蜜麻黄5g、白果6g、法半夏6g、射干6g、生石膏15g、苦杏仁6g、黄芩9g、蜜桑白皮9g、款冬花9g、炒紫苏子9g、辛夷6g、苍耳子6g、前胡9g、白前9g、防风6g、炙甘草6g3剂二诊年11月16日:热退、咳嗽减轻,无明显喘息。仍有阵咳流涕,痰较前易咳出,大便通畅。舌偏红,苔白,脉滑。予前方去白果、杏仁、生石膏;加竹茹6g淡竹叶6g葶苈子6g继续口服7剂。三诊年11月23日咳嗽及鼻塞流涕明显好转,无喘憋,痰量减少。舌淡红,苔白,脉滑。前方去葶苈子、苍耳子、射干;加茯苓9g、枇杷叶9g、浙贝母9g。继服7剂。四诊年11月30日偶有干咳不喘,偶有喷嚏无鼻塞流涕。舌质淡红,苔白,脉滑。予以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口服调理肺气。参考文献
1.韩佳颖,何飞,汝触会,等.中医药调节支气管哮喘Th17/Treg免疫平衡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9(10):-.2.吴振起,任园园,王楠,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定喘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36(4):-.1
完
1
往期推荐···
每周一方|血府逐瘀汤
每周一方|麻子仁丸
小儿肝病
婴儿期肝胆疾病——Gilbert综合征(GS)
二十四节气|要下霜啦!怎么照顾孩子最健康?
分享育儿知识,记得点“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