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性味 > 正文 > 正文

咳嗽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4/23 13:45:07
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710729.html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常是由六淫外邪袭肺或脏腑功能失调,肺气不清,失于宣降所成,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临床上一般痰声并见,故合称咳嗽。

一、鉴别要点

1、肺痨咳嗽,常同时出现咯血、胸痛、潮热、消瘦等症,结合红细胞沉降率、结核菌素试验、痰菌涂片、细菌培养以及X线检查,可作出鉴别。

2、肺胀气喘、胸中胀闷之症状突出,有桶状胸,唇、指发绀等症,病程长,是久咳等多种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

3、哮病以发作性哮鸣、气喘为特征,一般先哮、喘而后咳嗽,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喘病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久咳及其他慢性肺系病证均可发展为喘病,每遇外感及劳累而发。

5、肺痈以发热,咳嗽,胸痛,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发病多急,X线摄片,支气管碘油造影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可作出鉴别。

二、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别外感与内伤

(1)、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较轻,常伴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2)、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情较重,多伴见其他脏腑病证,属于邪实正虚。

2、辨咳嗽的特征

(1)、发作时间:咳嗽发于白昼,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多为痰浊咳嗽;夜卧较剧,持续难已,气短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午后或黄昏咳嗽加重,多属肺燥阴虚。

(2)、性质:干性咳嗽见于风燥、气火、阴虚;湿性咳嗽见于痰湿。

(3)、声音:咳嗽声低气怯属虚,洪亮有力属实。

3、辨痰的性状

(1)、辨色:痰色白属风、寒、湿;色黄属热;色灰为痰浊;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为肺脏风热或痰热;粉红色泡沫痰属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2)、辨质:痰液稀薄属风寒、虚寒;痰稠属热、燥、阴虚;痰稠厚属湿热。

(3)、辨量:痰量偏少属干性咳嗽,痰量偏多属湿性咳嗽。

(4)、辨味:热腥为痰热,腥臭为肺痈之候;味甜者属痰湿;味咸为肾虚。

(二)、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处理。

(三)、分证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①、证候: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②、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③、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药用麻黄6g,杏仁10g,甘草6g,荆芥10g,桔梗6g,白前10g,陈皮6g,百部10g,紫菀10g。

(2)、风热咳嗽

①、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沙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厚,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节酸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②、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③、方药: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10g,菊花12g,连翘15g,薄荷6g,杏仁10g,甘草6g,桔梗6g,芦根15g。

(3)、风燥咳嗽

①、证候: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干红少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②、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③、方药: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杏仁、浙贝母、豆豉、山栀子各10g,沙参15g,梨皮20g。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①、证候: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嗽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胸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②、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③、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半夏10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g。病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调理。

(2)、痰热郁肺

①、证候: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②、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③、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黄芩、山栀子、桔梗、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各10g,麦冬、茯苓各15g,橘红、甘草各6g。

(3)、肝火犯肺

①、证候: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状,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②、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③、方药: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药用青黛6g,海蛤壳6g,桑白皮、地骨皮、白茯苓、粳米各10g,甘草、青皮、陈皮、五味子各6g,沙参15g。

(4)、肺阴虚证

①、证候: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②、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③、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沙参15g,麦冬、玉竹、生扁豆、桑叶各10g,甘草6g,天花粉20g。

这是分享中医知识;辨证与论治的平台。爱好中医的朋友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xw/11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