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为少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商品来源主要有昆布(鹅掌菜)、裙带菜及海带三种,均作昆布药用。
1、昆布
拼音:KūnBù
别名:面其菜、黑昆布、鹅掌菜
来源:为海产褐藻类翅藻科多年生植物昆布的干燥的叶状体。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由海中捞出,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大型褐藻。根状固着器由树枝状的又状假根组成,数轮重叠成圆锥状,直径5~15厘米。柄部圆柱状或略扁圆形,中实,长8~厘米,直径10~15毫米,粘液腔道呈不规则的环状,散生在皮层中。叶状体扁平,革质,微皱缩,暗褐色,厚2~3毫米,1~2回羽状深裂,两侧裂片长舌状,基部楔形,叶缘一般有粗锯齿。孢子囊群在叶状体表面形成,9~11月产生游孢子。
生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礁上。分布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
产地:主产于浙江、福建。
性状鉴别:叶状体卷缩成不规则的团块,全体呈黑棕色或深棕色。表面被有白色盐霜,革质而硬脆。用水浸软后,完整者长30~50厘米。固着器呈分叉的树枝状。柄部圆柱形,近叶片部渐扁平。叶片轮廊呈卵圆形,羽状深裂。革质柔滑。表面有细纵皱纹,中央部分稍厚,两侧裂片长舌状,有锯齿或全缘。气腥,味咸。
主要成分:含碘、昆布素(多糖类)、藻胶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褐藻氨酸。
药理作用:
① 状腺的作用
其作用是由于所含的碘、 物引起的。昆布可用来纠正由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不足,同时也可以暂时抑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新陈代谢率而减轻症状,但不能持久,可作手术前的准备。 物进入组织及血液后,尚能促进病理产物如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态的组织崩溃和溶解,故对活动性肺结核一般不用。
昆布中所含之碘,较单纯的碘、 钾吸收慢,体内保留时间长,排出也慢。
②降压作用
海带氨酸具有降压作用,海带氨酸单枸橼酸盐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可使血压短暂下降,此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它不影响闭塞二侧颈总动脉或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之升压反应;在体及离体试验中,它都能抑制心跳振幅,但不影响心跳频率。对平滑肌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如小肠、支气管等。并能对抗 、5-羟色胺、 钡引起之收缩;在离体鼠小肠上,对抗 之效力为罂粟碱的0.8%。在离体豚鼠输精管上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对蛙腹直肌之作用很弱。海带氨酸单 盐亦能降压并抑制离体兔肠;但对离体兔心有轻度兴奋作用。
③平喘镇咳作用
海带根粗提取液对豚鼠有平喘作用(组织胺法),对大鼠(0.59% 化硫法)、猫(电刺激喉上神经法)的咳嗽有一定的镇咳作用。给予中*量可使动物运动减少、侧卧甚至昏迷而死,与可待因不同。
④其他作用
海藻昆布流浸膏对感染血吸虫尾蚴的家兔,有保护作用(煎剂无效)。以流浸膏2克/公斤在感染后1天开始口服,连续90天,则兔体内血吸虫虫体余存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特别是肝脏病变远较对照组为轻微,正常结构大致保存,仅见少量虫卵结节形成,周围纤维化不显著,尤其是新生虫卵很难找到。小鼠口服海藻、昆布及全蝎、蜈蚣等之复方(化癌丹)煎剂,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昆布素对大鼠的网状肉瘤IRE(腹水型)则并无影响。昆布素为多糖类,其低程度的 化物(每一葡萄糖单位含0.62 根)与肝素相似,有清除血脂作用,但无显著的抗血凝作用,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从L.cloustoni中提得的 昆布素M,静脉注射(人)后清除血脂、增加脂蛋白之电泳能力、改变脂蛋白之分布情况皆与肝素相似,唯持续时间较短(4~6小时)。肌肉注射(毫克)效果不显著,可能由于剂量不够。海带中提取的藻胶 ,对动物殷动脉之出血,据云有止血作用。其他作用见"海藻"条。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对早期增生性肿大有一定效果,但需长期(3月~半年)坚持服药,常配海藻,方如海藻玉壶丸加减。
又治慢性颈淋巴腺炎,常配夏枯草、牡蛎等,方如昆布消疬汤。
又可用于防治高血压、煎汤常服。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漂净,切成宽丝,晾干。
性味:咸;寒;无*
归经:肝;胃;肾;脾经
功能:消痰软坚;利水退肿。
主治:主瘰疬;瘿瘤;噎膈;(疒颓)疝脚气水肿
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
注意: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贮藏:置干燥处。
制剂:昆布眼药水。
处方举例:昆布消疬汤:昆布9g、海藻9g、夏枯草15g、牡蛎30g(先煎)、柴胡6g、白芍9g、陈皮6g,水煎服。
复方:
①治瘿气结核,癳癳肿硬:昆布一两(洗去成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以绵裹于好醋中浸过,含咽津觉药味尽,即再含之。(《圣惠方》)
②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肘后方》)
③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槟榔三两,海藻二两(洗去咸),昆布三两(洗去咸水)。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
④治气瘿,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昆布二两(洗去咸汁),通草一两,羊靥二具(炙),海蛤一两(研),马尾海藻一两(洗去咸汁)。上五味,蜜丸如弹子,细细含咽汁。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笋。(《广济方》昆布丸)
⑤治膈气噎塞不下食:昆布(洗净,焙,末)一两,桩杵头细糠一合,共研。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慢煎入蜜搅成膏,与末杵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下。(《圣济总录》昆布方)
⑥治气,膀胱急妨,宜下气:昆布一斤,白米泔汁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斗,煮令向熟,擘长三寸、阔四、五分,仍取葱白一握,二寸切断擘之,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调和,一依臛法,不得令咸酸,以生姜、橘皮、椒末等调和,宜食粳米饭、粳米粥,海藻亦依此法,极下气,大效,无所忌。(《广济方》昆布臛法)
2、裙带菜
来源:为褐翅藻科植物带菜干燥的叶状体。
产地:主产于辽宁、山东、浙江。
性状鉴别:形状与上种相似,用水浸软后,可出大量粘液。完整者长20~厘米,叶片轮廓长卵圆形,羽状深裂。质薄柔滑,半透明极易剥离成两层,叶中央有一条肥厚的筋脉,裂片长舌形,全缘。气腥,味咸。
3、海带
来源:为海带科一年或二年生大形褐藻类海带科植物海带干燥的叶状体。
产地:自然生长的海带分布限于辽宁和山东两个半岛。人工养殖的已推广到浙江、福建、广东沿海。
性状鉴别:叶状体多纵叠捆成把,全体绿褐色或黑褐色,少有棕*色。表面被有白色盐霜。革质而硬脆或质薄而脆。用水浸软展开后,完整者长达1米~6米,宽7~20厘米以上,固着器呈叉状分歧。柄部粗短,下部圆柱形。叶状体长带状,革质或质薄柔滑,半透明状,中部较厚。由中部向两侧渐薄。全缘或有波状皱褶。气腥,味咸。
以上三种均以色黑褐,质厚,无砂石者为佳。
炮制:切咀,生用。
效用:同海藻。
注:
①大部分地区习用的昆布为上述三种,常混同药用,但以昆布为 。
②广东习用的“昆布”,别名海白菜,为绿藻类石莼科植物石莼及孔石莼的干燥叶状体。呈不规则的片状,*绿色、质薄如纸,较易破碎。用水浸软后呈膜状薄片,似干白菜叶。气腥,味微咸。河南、福建、湖北少数地区也以之作昆布代用品。据《海药本草》记述本品:“主风秘不通,五隔气,并脐下结气,煮汁饮之,湖人用治疳疾”。与昆布疗效不同。
③湖南习用之昆布为萱科藻类植物鹅肠菜干燥的叶状体。呈不规则团块,棕褐色或褐色。质薄脆,用水浸软展开呈长带形,长10~40厘米,宽1~2.5厘米,丛生于一盘状固着器上。气腥,味咸。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