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太医幸免于斩的轶闻——黛蛤散的故事故事就发生在我国北宋时代,徽宗皇帝的宠妃频频咳嗽,彻夜不眠,服了太医官李防御的几贴药,也不见好转,徽宗怒不可遏,下令李太医写出保证书,如果三天之内,妃子的病仍不见效,就要斩首。李太医回到家中与妻子一起痛哭,忽然间听到街上有卖药人叫唤:“咳嗽药一文一贴,吃了今夜得睡。”他抱着侥幸心情,买了十贴药,第二天捧药进宫,妃子服药后,顿时症状大减,不仅不咳,而且脸也消肿了,果然药到病除,立见神效。原来这灵丹妙药就是蚌青粉——即将蚌壳用新瓦焙红研成细粉,伴以少许青黛而成。考蚌壳(海产者通称海蛤壳)、海蛤壳(捣粉为海蛤粉),入药主要功效有二:一能清热化痰,二能软坚散结。青黛亦称靛花,因它具有很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故有人称其为中药里的抗菌素。此药特点是难溶于水,宜作散剂调药冲服。李太医当时免于一斩之谜,今天根据药理分析,就算解开了。同时也揭示出个真理,即药无论贵贱,能治愈病就是好药,迷信吃贵重药者,能不醒悟乎?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v⊙)2
实践出真知——荜拔的故事据《旧唐书·甄权传》记载了一则民间单方,医好了唐太宗的病疾。唐太宗即李世民,他是唐朝的二世皇帝,有一天他患了痢疾,腹痛,频繁泻痢,宫庭御医、名医为之治疗,均无效;乃发布诏令,招募贤医为之治疗。当时,市有名叫张宝藏的民间医生,他自己曾患过痢疾,是用民间单方治好的。于是他乃应召献出这个民间单方,用牛乳煎荜拨内服,唐太宗服后,果然药到病除。不久,唐太宗的痢疾又复发,再服荜拨煎牛乳,又好了。虽然病是治好了,但这荜拨究竟是一味什么药物呢?过去是无法鉴定的。但现在经科学分析,它是胡椒科的一种,含有胡椒碱和挥发油等分。现代临床证实,它确有医治腹痛、腹泻、痢疾的功能。从这个故事看,说明我国民间蕴藏的验方是值得整理和发掘的。比起宋徽宗,唐太宗就爱民如子多了~╮(╯▽╰)╭3
从“自制百部蚊香”说起——详述百部的作用二十年夏与亡友张寄庵先生,同寓杭市,困于蚊扰。张君谓:百部本草云能杀虫,必能杀蚊。即向药肆购百部五钱捣碎,先聚蚊帐内,再取百部粉燃之,烟气所及,蚊纷纷落帐下死。其功与除虫菊无异。知本草杀虫之说可信也。然本草谓能止咳,余用之有效有不效,治传尸骨蒸劳效力,殊不可见,治八角虱,则有特效。治肠寄生虫尚未试验,若用之有效,则此物微苦,小儿可以大用者。西医余云岫,对百部有精确之研究,谓:“此药在我国用之于皮肤病洗涤之剂,用之于肺病内服之剂,以为有消毒,杀微生物之功。余用此膏(即百部水煎为膏)以敷于急性、亚急性之皮肤湿疹之非有强度分泌者,殊有卓效;用之内服于胃肠病,亦觉有功,轻度之痞胀,轻度之泄泻,恒用之有功。又可以为防腐剂,夏秋之交,药水之常服用二三十日者,每易变味,用此膏入药水中,可以防止也。”此实是补本草之所未及者。按:百部之功效,本文例举颇详。百部能杀蚊虫尚未见闻。读者不妨可以一试,制成防蚊香。医学知识来源于生活。O(∩_∩)O注:故事一二节选自《医林漫笔》,欧阳勋著,年7月出版;故事三节选自《潜厂医话》,杨则民遗著,董汉良、陈天祥整理,年4月出版。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民间高手,闲聊就把经方讲得如此透彻!一位民间中医使用经方治疗牛皮癣的心路历程一定要知道民间神秘的“三两三”绝学—验方“疮疡三两三”的临床应用研究//////////千万不要错过春天这个水果,它是中医眼中滋肝肾补肝血之王!还能黑发明目!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周仲瑛: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都是精华)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没想到,“清骨散”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附高血脂验方四首)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神奇!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好得快!南师8个方子,治失眠、高血压、肠胃病!推荐阅读98岁国医大师:这是我最后的贡献(经验分享)31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经方大师黄煌—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仲景三个药对,管窥用药配伍核心思想内经中濒临失传的“发”“传”表里别通(开合枢)论与圆运动有异的导引体证气机论--揭秘中医人体气机理论的千年迷雾杨志一:治湿十三法(值得借鉴学习)高建忠:明辨外感内伤,拓展经方运用(全)张立山:谈咳嗽的六经(三阳经、三阴经)辨证——附案例《戴丽三医疗经验选》论著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推荐阅读:-END-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店铺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