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海滨城市,海鲜是大家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海边钓鱼、挖花蛤、捉螃蟹……获取海味的方式也丰富多样。
但是厦门人一定要注意了,海鲜虽味美,在获取和处理的时候千万别被海鲜伤到!
厦门市民屡屡被海鲜壳划伤,
轻者伤口溃烂重者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
林先生今年53岁,是厦门本地人,喜欢钓鱼。前段时间的一次钓鱼活动中,林先生不慎被一枚海蛎的外壳割伤了脚。回家没多久,林先生就感觉全身酸痛,还发起了烧。家人以为他是感冒了,然而林先生却越来越不舒服,疼痛更加厉害。
家人陪着林医院看病,接诊的副院长、肾内科主任医师黄海望发现,该患者发热、全身酸痛,血清多种酶学升高。当天下午,林先生病情加重,心率明显加快,高热,少尿直到完全无尿。
经过对林先生血液的检查,发现林先生得了钩端螺旋体病。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10天后,林先生转危为安。
而家住集美的林女士也遇到一样的事情,在处理海蛎的时候,不小心被锋利的海蛎壳划伤了手指。当时林女士没当一回事,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就继续收拾剩余的海鲜。然而半天之后,林女士发觉伤口不对劲,不仅特别疼,伤口周边还出现了严重的溃烂。
在家人的陪伴下,林女医院进行诊治。医生经过多次检查后,判断林女士感染了创伤弧菌。
没想到小小的一次割伤,竟然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么,钩端螺旋体病是什么?创伤弧菌和它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和创伤弧菌
▼
据了解,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带菌老鼠、猪的尿液进行传播,病原体还可以通过犬类传染给人,如不及时治疗,会引发败血症和脏器衰竭并危及生命。
而创伤弧菌又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这种细菌大多栖息在热带或者亚热带的海洋地区,一旦感染,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过程相当迅速,且死亡率极高。
钩端螺旋体病和创伤弧菌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两者都可能危及生命!
除了以上两种,处理生海鲜的时候,还要小心食肉菌!
老人在家杀蟹被钳三天之后身亡,小心食肉菌!
▼
广东一名75岁黎姓老人几天前在杀螃蟹时,右手虎口被蟹钳伤,伤口被食肉菌感染,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三天之内,病情迅速发展,送至广医二院抢救,最终仍因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食肉菌,又称为噬肉菌,它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会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一些混合病菌,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原有化脓链球菌、创伤弧菌,其他的病菌还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因这些病菌感染皮下的筋膜引起发炎,临床病程快速而严重,死亡率高,所以才被冠上“食肉菌”的名称。
食肉菌通常附着在鱼鳍、龙虾和蟹钳中,主要通过皮肤表面的伤口入侵。当人体被刺伤后,细菌会快速“吃食”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时清除,短时间内患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虽然这些病菌很可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严格注意,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如何安全吃海鲜?
▼
1、不要食用被污染的海鲜
很多病菌其实不是海鲜自带的,但是如果水源被污染了,那么海鲜也会被感染。所以,如果某处水源被污染严重,就不要再吃这篇水源的海鲜了。
还有,如果有裸露的伤口,最好不要去碰触到被污染的海水,因为这样也可能被感染。尤其是有慢性肝炎或其它基础病、免疫力较差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莫名的肿痛、溃烂等症状,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2、处理海鲜要戴手套
从以上新闻中都可以看出,大部分市民都是在处理海鲜的时候被割伤或者夹伤,所以,建议处理虾蟹、生蚝、海鱼等海鲜时戴上手套,防止扎伤。手套的话最好买那种比较厚的。
3、海鲜最好煮熟再吃
建议海产类食物绝对要煮熟再吃,因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而副溶血性弧菌对酸很敏感,在普通食醋中浸泡5分钟就会被杀死,对热的抵抗力也比较弱。而变形杆菌也会在加热过程中被杀死。
4、一旦被海鲜刺伤要立即消毒
广医二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伟雄介绍,如果是小伤口,用碘伏消毒即可。碘伏是生活中较常用到的外用药,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如果伤口较深,可用双氧水。
“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用清水清洗后,过3~5分钟就会恢复原来的肤色。”
希望以后不要再看到因为海鲜受伤的新闻了!
┃内容来源:海西晨报、广州日报、厦门广电,网络综合┃图文编辑:小编水玉┃商务合作Tel:┃转载授权请联系u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两性健康~
抗台风,迎金砖,涨房价,年你对厦门政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你又给厦门打几分呢?长按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xz/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