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用法 > 正文 > 正文

杜怀棠从肺脾肾入手治疗慢性气管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8 8:19:17
北京知名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杜怀棠(北医院)

慢性气管炎的主症是咳、痰、喘。根据中医关于“咳不离肺,痰生于脾,喘必及肾”的理论,治疗慢性气管炎,必须从肺脾肾入手,把止咳、化痰、平喘与调理肺脾肾的功能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疗效。

1.止咳重在宣肺

慢性气管炎的急剧咳嗽,多表现在早期或急性发作期,因肺卫不固,风寒或风热邪气袭肺所致,治宜宣肺解表祛邪,咳嗽必止。宣肺法的运用,应根据寒热病性之不同,选用温宣或凉宣法,因兼夹之异,可结合化湿、清热、润燥诸法。

温宣法即辛温解表宣肺法,适用于风寒袭表闭肺证:

咳嗽痰白清稀,恶寒发热身痛,脉浮或浮紧等。我在临床上习用杏苏散(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半夏、茯苓、橘皮、甘草、生姜、大枣)加减。

夜咳重,喉紧胸闷,加紫菀、百部;

痰鸣气粗,咳逆不畅,加金沸草、牛蒡子、浙贝。

凉宣法即辛凉解表宣肺法,适用于风热犯肺证:

咳嗽多黄痰,热重寒轻,烦渴咽痛,苔黄脉数。治疗我常选用桑杏汤为主方(桑叶、杏仁、芦根、杷叶、贝母、桔梗、梨皮)。

如黄痰量多,咳嗽气逆,加瓜蒌皮、海浮石、黄芩;

热重烦渴,咳而便秘,加生石膏、生大黄;

若适值暑令,兼暑夹湿,加藿香、生薏仁、陈皮、厚朴等品;

秋令有温燥征象,加用沙参、石膏、花粉;

黄脓痰有气味,咯之不爽,加漏芦、连翘、白花蛇舌草;

痰中带血者,重用藕节、茅根、黛蛤散。

总之以咳嗽为主症的慢性气管炎,当以宣肺为主,温宣抑或凉宣,通过宣肺,去其壅滞,使气通邪去痰除。在肺气不宣的情况下,不宜强用镇咳止咳药,越止邪越不解,咳越不宁。当然,对久咳不已,邪退肺气虚病人,也当理肺养肺兼施,酌加诃子肉、五味子、海蛤壳等,以敛肺止咳,贵在把握病机。

2.祛痰必须健脾

宣肺理气除痰乃治痰之标,健脾化痰以截痰源乃治痰之本。慢性气管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由肺及脾,或肺脾同病,这时临床表现多见咳嗽,痰盛,胸闷腹满,肢倦乏力,舌苔腻,脉细滑等。治疗当以健脾燥湿为主,佐以理肺化痰。临床常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化裁。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苓桂术甘汤为温运和中除痰湿的代表方,二陈汤乃理气健脾化痰的通用方,故二方合用,相得益彰。

若脾虚气短,神倦便溏者,可加党参、白术;

痰盛气喘者,可配用苏子、葶苈子、莱菔子。

当证情缓和,可用参苓白术丸,健脾化痰理气保肺,缓图固本,有利于防止疾病复发。

3.平喘重在温肾纳气

慢性气管炎在发病过程中,实喘多在早期与咳嗽并见,表现邪实壅滞,治疗重在祛邪宣肺以止咳定喘。虚喘多属晚期,表现为肾虚,气失摄纳,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尤甚,常伴肢冷,紫绀,自汗,脉弱等,治疗当以温肾纳气为主,佐以理肺健脾化痰。我临床常以桂附地黄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化裁。

肾虛自汗肢冷为著者,加补骨脂、冬虫草、紫河车;

有阴虚阳越,虛喘烦急者,加麦冬、五味子

喘逆不平,加紫石英、沉香粉,为了加强定喘化瘀效果,还常配用川芎、全蝎、地龙,以化瘀通络解痉;

若虚喘危候有脱象,可配用生脉口服液或静脉滴注生脉液。

I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网络。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yf/10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