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用法 > 正文 > 正文

中药学基础知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0 17:57:46
白癜风容易治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1)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古方独参汤,即单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清金散,即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咳嗽的病证;再如马齿苋治疗痢疾;夏枯草膏消瘿瘤;益母草膏调经止痛等。

2)妊娠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砒霜、雄黄、麝香、川乌、草乌、巴豆、甘遂、水蛭、三棱、莪术等。3)相须的药对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附子、干姜配合应用能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4)生姜杀半夏,生姜能减轻或消除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5)大黄配芒硝,能明显的增强泻下通便的作用。属于七情中的相须。①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②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③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④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⑤相恶是指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⑥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因此,相杀、相畏可以降低药物毒性反应。6)乌头反半夏;牙硝畏三棱。7)一般而言,5岁以内的小儿,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8)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9)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10)冲服: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11)常见的以汤代水药物有灶心土、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12)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它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13)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14)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15)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需要先煎。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16)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果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需要后下。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17)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18)羌活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羌活可以散风寒但是不能通鼻窍,因此答案是A。19)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温而不燥,共同功效均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20)防风的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21)荆芥的应用:①外感表证。荆芥药性较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或风热,均可广泛使用;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③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常与防风、银花、连翘、柴胡等配伍④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常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22)桂枝的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23)麻黄的应用:①风寒感冒。麻黄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无汗,脉浮紧。每与桂枝相须为用。②咳嗽气喘。麻黄宣肺平喘作用强,是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常配伍苦杏仁以止咳平喘。③风水水肿。对水肿兼有表证,可与生姜、白术等配伍。④风寒痹证,阴疽,痰核。24)麻黄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25)白芷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26)荆芥性能: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应用:1.外感表证。本品药性较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还是风热表证,均可广泛使用。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防风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应用:1.外感表证。为治风通用之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应用。2.风疹瘙痒。3.风湿痹痛。4.破伤风证。5.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27)麻黄的用法用量: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28)苍耳子的主治病证:①风寒感冒;②鼻渊;③风湿痹痛;④风疹瘙痒,疥癣麻风。29)香薷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30)白芷性能: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应用: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尤为多用。为治阳明头痛要药。3.鼻渊。4.带下证。5.疮痈肿毒。6.皮肤风湿瘙痒。31)防风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羌活性能: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32)生姜的主治病证包括:①风寒感冒;②脾胃寒证;③胃寒呕吐④肺寒咳嗽;⑤解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及鱼蟹等食物中毒。33)荆芥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34)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35)本类药物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36)发散风寒药: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有发散肌表风寒邪气的作用。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发散风热药: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37)麻黄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38)紫苏性能:辛,温。归肺、脾经。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应用:1.风寒感冒。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闷,用之尤为适宜。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3.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药考在线,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yf/7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