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用法 > 正文 > 正文

泽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3 16:51:58
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

泽泻

《本经》

性:寒

味:甘

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池泽。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膀胱、肾、三焦、小肠经

《本草经解》

归膀胱、脾经

《长沙药解》

归肾、膀胱经

《本草》

「大明」: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便,止尿血,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

「元素」: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消肿胀,渗泻止渴。

「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时珍」: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泄痢;疝痛;脚气

《名医别录》

味咸,无毒。主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治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咸,性寒无毒,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主去胞垢,退阴汗,治小便淋涩仙药,疗水病湿肿灵丹。畏海蛤,文蛤。色白者佳。

泽泻下降为阴,专主渗泄,宜入膀胱诸经。其行水之功过于猪苓。

《本草经解》叶天士

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泽泻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

其主风寒湿痹者,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则血闭而肌肉麻木也;泽泻味甘益脾,脾湿去,则血行而肌肉活,痹症瘳矣。其主乳难者,脾统血,血不化,乳所以难也;味甘益脾,脾湿行则血运而乳通也。

其主养五脏益气力肥健者,盖五脏藏阴者也,而脾为之原,脾主肌肉而性恶湿;泽泻泻湿,湿去则脾健,脾乃后天之本,所以肌肉长而气力益。阴血充而五脏得所养也,其消水者,所以肌肉长而气力益。阴血充而五脏得所养也,其消水者,入膀胱气寒下泄也。

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者,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水道通则肾之精道固,精足则气充,肾开窍于耳,所以耳聪;水之精为目瞳子,所以明目。肾者胃之关,关门固所以不饥;肾气纳,所以延年轻身也。其言面生光能行水上者,脾为湿土,湿则重,燥则轻,轻则能行水上,脾统血,血充则面有光彩也,盖表其利水有固肾之功、燥湿有健脾之效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燥土泻湿,利水通淋,除饮家之眩冒,疗湿病之燥渴,气鼓水胀皆灵,膈噎反胃俱效。

《药品化义》—脾药

泽泻:属阴

体:干

色:白

气味:微咸略苦

性:平

能:降

力:利水

性气薄而味稍厚,入脾肺肾小肠膀胱五经

色白微苦入肺,味咸利膀胱,凡属泻病,小便必短数,以此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

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养,故消渴能止;

又能除湿热,通淋沥,分消痞满,逐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

金为肾水之母,故云,水出高源,此能引肺气从上顺下,如雨露之膏泽,故名泽泻。

所以,六味丸中同茯苓、山药补肺金,导引于上源降下生肾水,用疗精泄,退阴汗,去虚烦,又有熟地、山茱,丹皮补肝木,以生心火,上下相生,阴阳交互,取地天泰、水火济之义。

若小便不通而口渴者,热在上焦气氛,宜用泽泻、茯苓以清肺气,滋水上源;(五苓散)

如口不渴,热在下焦血分,则用知母、黄柏以泄膀胱,滋水下元,须分别而用。

色白者佳,黄油色勿用。易蛀,用柴灰拌藏之。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泽泻,可轻身减肥,利大小便

此外,泽泻善治梅尼埃病,仲景早有泽泻汤治疗冒眩,但用量要大,一般用泽泻在50克,配白术20克,呕吐甚者,加姜半夏15克,多奏佳效。

《金匮》“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配合大蓟小蓟、地榆炭、蒲黄炭治疗血尿效果好。

对肾结石配伍金钱草、猪苓、芒硝等有化石作用。

案例分享:眩晕、风心病

山门一道,结界自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yf/7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