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注意 > 正文 > 正文

江苏滨海美味识别手册潮滩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12 13:16:07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江苏滨海美味识别手册

潮滩篇

随着气温节节攀高,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扑面而来的热浪、冰凉的雪糕还有充满汁水的西瓜?除此之外,部分爱好自然的朋友在夏日清单里是不是也早早地就列上了碧蓝的大海,想象下白天漫步在沙滩上,海水带着白色的浪花漫过脚背;

滨海美食

夜晚坐在海边的餐桌上,吹着凉凉的海风,吃着蒜蓉蛏子、铁板文蛤、醉泥螺、麻辣沙蛤、椒盐跳跳鱼...

赶海

让我们先擦擦嘴角那不争气的“泪水”,来认识一下这些美味最初的样子和他们原本的家吧。江苏省海岸线全长.88km,拥有.25多万亩沿海滩涂,是沿海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如此面积巨大的滩涂,不仅是重要后备土地资源,也是吃货们的宝库。从滩涂上获取这些美味的过程称为赶海。赶海是沿海渔民的传统渔业生产活动,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在潮落时到露出的滩涂上捕捞或采集海产品。

滩涂

以吕四港滩涂为例,这里靠近我国八大渔场之一的吕泗渔场,滩涂生物资源丰富,也有着许多有趣的赶海文化。如果你在这里的滩涂上看到一群人在海边开开心心地手舞足蹈,请放心他们不是在跳迪斯科,也不是在向大海祈福,只是在——踩文蛤。

海上迪斯科

踩文蛤大队

潮滩美味识别

文蛤(gé),别名海蛤、黄蛤、蛤蛎,属于软体动物门帘蛤科。文蛤在外形上呈三角卵圆形,表面平滑细腻,大多带有一层褐色壳皮。主要生活在潮间带和浅海的泥沙里,冬天水温低时,会往往下深钻,把自己埋在10~20cm泥里,夏天水温高的时候又会钻上来,来到滩涂表层,这就是为什么可以用脚踩出来文蛤的原因。文蛤肉质鲜美,为蛤中之上品,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盛名,同时文蛤也是重要的经济贝类,我国沿海自南至北都有文蛤的足迹,江苏省沿海的文蛤资源尤为丰富。

文蛤

除了文蛤之外,泥螺也是潮滩上常见的美味生物。泥螺身体呈长方形,拖鞋状,属软体动物门阿地螺科泥螺属(这个属里只有泥螺一种)。晴天退潮后泥螺会爬到滩涂表面觅食,这也是捡泥螺的好时候。早在宋代就有采食的泥螺记载,真是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吃货们的宠爱。泥螺肉也叫吐铁,是一味中药,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润燥的功效(好像又多了一个吃它的理由)。

泥螺

蛏子学名只有一个字蛏,有缢蛏、竹蛏等种类,形状呈长条形,一端有两根小“水管”,这两根小水管,既可以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和排出废物污水(一根是入水管,另一根是出水管),也可借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喷射推进,厉害了)。如果我们在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用长钩触动一下能喷出少许海水来,那么很大概率底下是有一只肥美的蛏子在等着你。

蛏子

滩涂上还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它花了3亿年进化,“逃离”大海成功上岸;它长相奇特,行动迅捷,着实是可望而不可得。它就是弹涂鱼,又名跳跳鱼,属于虾虎鱼科弹涂鱼属的一种鱼类。发达的胸鳍使它可以在滩涂上匍匐或跳跃,甚至能向前跳跃接近一米,对于一条鱼来说,这样的跳跃能力着实逆天了,在一些生长有红树林的地区,它甚至还能爬到树上。它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用鳃呼吸外,还可以凭借皮肤和口腔黏膜的呼吸作用来摄取空气中的氧气,这也使得它可以脱离水生存在陆地上。

弹涂鱼(跳远小能手)

敲黑板

篇幅有限,这一期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已经跃跃欲试,想亲自体验一下赶海的乐趣了。好的,下面请注意,划重点了!!!几点赶海注意事项,请大家收好:

(1)选择合法且安全的赶海场所;

(2)注意防晒,夏天海边的紫外线真的很强烈;

(3)带好装备,除了铲子小桶之外,到有礁石的地方,穿好胶鞋,最好戴上手套;

(4)最重要的注意看潮时!看潮时!看潮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潮滩平缓,涨潮时海水上涨很快,如果不能及时上岸很容易发生危险。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努力保护海洋环境,才能保障海洋可持续发展,把这些美味可爱的小精灵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END-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12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