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注意 > 正文 > 正文

哮病热哮证哮喘中医之自我辩证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9/26 10:43:20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本文所说哮病属痰饮病的伏饮,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

《中医内科学》将哮病分为发作期(冷哮证、热哮证、寒包热哮证、风哮证、虚哮证、附喘脱危证)和缓解期(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

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前者长于清化痰热,用于痰热郁肺、表证不著者;后者偏于宣肺泄热,用于肺热内郁、外有表证者。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黄芩、桑白皮清热肃肺;杏仁、半夏、款冬花、苏子化痰降逆;白果敛肺,并防麻黄过于耗散;甘草调和诸药。若表寒外束,肺热内郁,加石膏配麻黄解表清里;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广地龙泻肺平喘;肺热壅盛,痰吐稠黄,加海蛤壳、射干、知母、鱼腥草清热化痰;兼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全瓜蒌、枳实通腑利肺;病久热盛伤阴,气急难续,痰少质黏,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加沙参、知母、天花粉,养阴清热化痰。

《中医急诊学》的热哮认为是痰热壅肺、肺失宣肃所致,也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法,方用定喘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医院呼吸科程淼医生,如果你也有呼吸肺部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也许能帮助你解决多年的困扰!

#医学科普#中医#健康科普#哮喘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12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