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海蛤壳haigeke
别名:
蛤壳、黄蛤、白利壳。
英文名:
ConchaMeretricisSeuCyclinae
药用部位:
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meretrixL.的贝壳。
形态:
贝壳呈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
壳外面光滑,被有一层黄褐色光亮如漆皮的壳,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
产地分布:
生于浅海泥沙中。辽宁至海南岛沿海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
春、秋季捕捞,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长3~10厘米,宽2~8厘米。壳顶突出,稍靠前方。
外表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状生长纹清晰,背部常有锯齿状或波状褐色花纹。内面乳白色,边缘无齿纹。质坚硬,断面有层纹。气无,味淡。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咸。归肺经、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
清肺、化痰、软坚、利水、制酸、敛疮。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煎服或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填敷。用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
药理研究:
海蛤壳有抗肿瘤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龀外还有抗炎、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化学成份:
海蛤壳含碳酸钙、壳角质、甲壳素等。经测试含钙、钠、铝、钡、钴、铬、铜、铁、镁、锰、磷、锶、锌等元素。
使用禁忌:
气虚有寒者不得用。
海蛤壳故事
宋徽宗赵佶的宠妃患病咳嗽不止,太医们用药几天,病未见轻,反而加重,宋徽宗大怒,令他们必须在3天内治好宠妃的咳嗽,否则格杀勿论。
名医们惶惶不可终日,其中一位在家里坐卧不安,忽然听到门外有叫卖声:“家传单方,包治咳嗽,一文一帖,无效退钱”。
太医有所不信,但回头想想,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不妨试一下,碰碰运气。他就出门买了几帖,赶到宫中给宠妃服用。不料宠妃的咳嗽病竟然当日即愈。宋徽宗闻讯后龙颜大悦,当即赏银百两。
太医回家后想弄清是何妨方,就差人去街上寻找那个卖药的小贩,并以百两银子相赠送。小贩大喜,就方药告诉了他。原来那包治咳嗽的药竟是单味海蛤壳,放在火上煅过,磨成粉末而成。
点击
右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