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注意 > 正文 > 正文

不典型或证候相兼的久咳顽咳医案6则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7 14:21:22

杂合以治立治咳混沌汤——不典型或证候相兼的久咳、顽咳医案6则

案l

郑某,男,54岁。

年5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两月余。

病史:有慢性咽炎史。近两月余,一直啁痛、咽痒,咽喉如有痰黏着而引起咳嗽,痰易咯出,色白;乏力,口腻,口干;二便、胃纳、睡眠正常。舌苔薄白腻,脉弦。

处方:制半夏15g,厚朴9g,茯苓30g,苏叶9g,桔梗20g,生甘草20g,僵蚕15g,蝉衣15g,玄参30g,木蝴蝶15g,薄荷(后下)3g,党参30g,7剂。

年5月16日二诊:服药1剂,咽痛咽痒、咽喉痰黏、咳嗽之症即除。口腻大减,口干除,精神已振。但大便偏溏,吃冷饮和甜食后会有少量痰。舌苔根部薄白腻,脉弦。

处方:上方改桔梗9g,生甘草9g;加苍术6g。7剂。

案2

和某,女,26岁。

主诉:咳嗽两周。

病史:初感冒,后咳嗽,已两周。咳嗽以半夜一二点和早上为剧,有痰,色白,清稀(之前曾有2天是黄痰),易咳。白天咳嗽相对较轻,因咽痒而咳,或是吹了冷风引起。无畏寒,大便、胃口正常。舌淡红而胖,脉沉细。

处方:生麻黄9g,桂枝9g,白芍9g,甘草9g,细辛9g,干姜9g,制半夏9g,五味子9g,玄参50g,僵蚕12g,蝉衣12g,桔梗9g,薄荷(后)3g,木蝴蝶12g。7剂。

效果:一剂咳除。

案3

颜某,女,45岁。

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咳嗽一年余。

病史:近一年多来经常咳嗽,自诉大概与在棋牌室吹空调、闻香烟有关,有时因咽痒而咳嗽,痰少,有时也未必是。平时易感冒,畏寒,大便二三天一解,通畅,纳可。近几天来乏力,舌苔薄白,脉沉。

处方:生黄芪30g,白术9g,生甘草9g,桔梗9g,玄参30g,旋覆花(包煎)15g,代赭石9g,白芍15g,荆防各9g,柴胡9g,百部15g,僵蚕9g,蝉衣9g,仙鹤草30g,7剂。

年9月10日二诊:咽痒、咳嗽、乏力均减轻,大便两天1次。舌苔薄白,脉沉。

处方:上方改玄参40g,僵蚕12g,蝉衣12g;加决明子20g,7剂。

年4月19日困口苦求诊:服上方后咳嗽即除,之后停药。最近两月来口苦口干,恶心纳呆,食后腹胀,时有头晕乏力,心情不佳,大便二三天一次,质软。舌质淡红,脉弦细。

处方:柴胡15g,黄芩9g,制半夏9g,党参15g,甘草3g,生姜3g,红枣6g,龙胆草9g,生牡蛎30g,7剂。并嘱胆囊B超检查。

年4月26日复诊:药后上症均减轻。B超:胆囊有胆固醇结晶沉着。最近感冒咳嗽。舌苔薄白,脉细。

处方:上方参入治疗感冒咳嗽药物(后略)。

案4

倪某,女,58岁。

年9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三月。

病史:五月底感冒咳嗽,经治咳嗽渐止。六月中旬又复感冒,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到38.5℃,经治热退,但咳嗽至今未愈。自诉5-10分钟即咽痒、剧咳一阵,欲吐痰方休,痰色白而清稀,泡沫状,伴咽,痛。因夜间剧咳不休,严重影响睡眠。胸片未见异常,已服用多种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无寸效。目前在服头孢克洛、银黄含片、金嗓子喉宝、川贝枇杷膏,每晚服阿桔片1片,睡眠方安,但药效一过仍剧咳不止。大便一天二三次,不成形,纳呆,乏力,心情抑郁,口不干。去年六月,胆结石手术后发房颤,已安装心脏起搏器,素有慢性咽炎史。面色晦暗,舌淡紫,苔薄白腻,有齿印,脉细,左寸略滑。

医嘱:停用一切西药与中成药。

处方:玄参90g,僵蚕15g,蝉衣15g,旋覆花(包煎)15g,代赭石9g,白芍15g,生甘草9g,桔梗9g,荆芥9g,防风9g,乌梅15g,制半夏9g,桑叶15g,百部15g,麻黄6g,桂枝6g,干姜6g,细辛6g,五味子9g,前胡9g,白前9g,诃子9g,7剂。

9月13日二诊:服药5剂咳嗽明显好转,痰亦大减,咽不痛。心情愉快,面色转华。舌淡紫,苔薄白腻,有齿印,脉细。

处方:上方去代赭石、前胡,改玄参80g。7剂。

患者5天后电话告知,咳嗽已止。

案5

高某,女,34岁。

年11月16日初诊。

主诉:咳嗽一月。

病史:咳嗽初起时痰呈黄绿色,现痰为黄白色,如西瓜子大小、黏、易咯。有时因咽痒而引起咳嗽,有时咽并不痒。咳剧,且频繁,咳甚则胸痛,有时话多说则咳,有时背一凉就咳,纳少,大便正常。舌胖,有齿印,苔薄带黄色,脉沉细。

处方:柴胡30g,黄芩30g,银翘各30g,冬瓜子30g,苡仁30g,桃仁9g,芦根30g,玄参30g,僵蚕9g,蝉衣9g,桔梗9g,生甘草9g,生麻黄9g,桂枝9g,白芍9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9g,半夏9g,7剂。

服药一剂,咳即减轻,服至第三剂,咳嗽基本平复,但第六天又受凉感冒,复诊与疏散风热之品。年7月29日因咳嗽一周来诊,诉当时服药后病即除,并盛赞咳嗽方药之疗效。

案6

符某,男,77岁。

年9月27日初诊。

主诉:咳嗽两月余。

病史:去年冬季咳嗽住院渐愈,今年七月感冒后咳嗽,咽痒,咽痛,早上有痰、黄脓,下午干咳连连、气急,甚则呼吸困难,咳时头晕头痛。纳可,口干,大便偏干,一天1次(喝肠清茶),面色红,性急易怒,有高血压史。两月来历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舌偏红,脉弦。

处方:旋覆花(包煎)9g,代赭石(先煎)30g,青黛(包煎)9g,海蛤壳(先煎)15g,海浮石(先煎)15g,僵蚕9g,蝉衣9g,玄参60g,仙鹤草60g,大黄(后下)6g,黄芩9g,象贝9g,制半夏9g,冬瓜子30g,苡仁30g,芦根30g,生麻黄3g,7剂。

年10月4日二诊:早上痰转白色,下午干咳次数明显减少,干咳前无咽痒咽痛,口干已除,大便偏干,一天1次,仍要服肠清茶。舌淡红,脉弦。

处方:上方去象贝,改僵蚕15g,黄芩6g,加当归30g,7剂。

年10月11日三诊:上方当归、青黛未配到。近几天咽痒咳嗽基本已消失,痰亦消除,精神振作,口不干,大便仍偏干,舌淡红,苔薄,脉沉弦。

处方:初诊方去黄芩、象贝、半夏、青黛,改僵蚕15g,加当归30g,天麦冬各15g,7剂。

年10月18日四诊:咳嗽已除。今年以来左手发麻,有颈椎病史。改方治疗颈椎病。

摘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版,邢斌著,p21-31)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7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