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注意 > 正文 > 正文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8 19:33:50

支楠教授师从北京近代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之子孔嗣伯,是孔嗣伯老先生唯一学术经验继承人。支楠继承和发展了孔门学术思想和经验,善于将温热病辨证思想应用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辨证中,结合自身30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方面方法完备、疗效颇佳,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疗中更是充分体现孔门的辨证特色,每获佳效。

病因病机

外感温热病的发病在孔老医集中有明确论述,“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感之于天地疠气淫邪而成”。这无论是在孔老医案、跟师门诊以及自己独立门诊时,在外感温热病诊治中,都有深刻体会,所谓“内里无伏热,不易受外感”。体内之郁热伏气,在现代屡见不鲜。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气候变暖,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熬夜习惯,进食油腻、烟酒均可助身体内热、湿气的凝结。环境污染、雾霾常现,气的郁滞,尤其是“主气,司呼吸的肺气郁滞不通。气候变暖,人群外受寒邪的概率大减。生活、工作压力增大,“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怒则气上、怒伤肝,因发怒可致肝气上扰,肝火上炎,常可以称为多种疾病的导火索。思虑伤脾,思则气结,思虑暗耗心脾之阴,现代很多人生活压力增大,情绪处于紧绷状态,无法得到充分释放,思虑不停,则气结难解,阴液暗耗,气郁于内,郁而化热。熬夜的生活方式也在现代多见,古之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人们下班时间也晚,各种诱惑多,想做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何其难也。许多人都难以保证在子时之前睡,睡眠是阳入于阴,如果不能按时入眠,则阳气仍在耗损、躁动,阴液不能得以濡养,阴虚尤其是肾阴、肝阴、心阴虚,虚火内扰就产生了。

除去内在郁热伏气,外感邪气也是必然因素。除去外感湿、热,六淫之风、寒、暑、湿、燥,五气均可化火,“风为百病之长”,六淫其他邪气多依附于风。外感风、寒、暑、湿、燥亦可转为热邪,其他淫邪均可化火,可因邪气久留,可因体内郁热,引邪化热。正如张琼等指出,即使表虚邪入或风寒表证,也常入里化热或变证峰起,由风寒化热,由表入肺而成痰热壅盛之证。

此外临床需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7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