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注意 > 正文 > 正文

每日学一味中药石决明Shijuemi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7 12:53:51

石决明Shijueming

HALIOTIDISCONCHA

来源

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羊鲍HaliotisovinaGmelin、澳洲鲍Haliotisruber(Leach)、耳鲍HaliotisasininaLinnaeus或白鲍Haliotislaevigata(Donovan)的贝壳。

相关名

鲍鱼壳、鲍鱼皮、鰒鱼甲、九孔螺、生石决、煅石决、九孔鲍、盘大鲍、毛底决明、光底海决、关海决、鲍螺壳、海决明、石厥明、朱子房、九孔贝、真海决、海南决。

图片

产地

杂色鲍产于我国福建以南沿海,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皱纹盘鲍产于我国辽宁、山东、江苏等沿海,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羊鲍、耳鲍产于我国台湾、海南、西沙群岛,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均有分布。澳洲鲍主产于澳洲、新西兰。白鲍多混在澳洲鲍中,具体产地不详。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捕捞,去肉,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

杂色鲍

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咸。

皱纹盘鲍

呈长補圆形,长8~12cm,宽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羊鲍

近圆形,长4~8cm,宽2.5~6cm,高0.8~2cm。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澳洲鲍

呈扁平卵圆形,长13~17cm,宽11~14cm,高3.5~6cm。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耳鲍

狭长,略扭曲,呈耳状,长5~8cm,宽2.5~3.5cm,高约1cm。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白鲍

呈卵圆形,长11~14cm,宽8.5~ncm,高3~6.5cm。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3,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9个开孔,孔口与壳平。

饮片石决明

呈不规则的碎块。灰白色,有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坚硬。气微,味微咸。

煨石决明

呈不规则的碎块或粗粉。灰白色或青灰色,无光泽。质酥脆,断面呈层状。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经。

性能特点

本品咸寒清泄,质重镇潜,专入肝经,略兼滋阴。善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为治肝阳上亢及肝热目疾之要药。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主治病证

(1)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2)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20g,打碎先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点眼。平肝清肝宜生用,点眼应煅后水飞用。

使用注意

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服。

故事

石决明,名字中虽然有“石”字,但它并不是一味矿物类的中药,而是一味贝壳类的中药。它来源于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耳鲍等软体动物的贝壳。

这种软体动物生于深3~15m暖海低潮海水中的岩礁上,附石而生,爬行其上,以夏秋季节产量最多。李时珍云:“石决明形长如小蚌而扁,外皮甚粗,细孔杂杂,内则光耀,背侧一行有孔如穿成者。生于石崖之上,海人泅水,乘其不意,即易得之。否则紧粘难脱也。”

在采捕期间,渔民驾小舟入海铲取,铲时须对准,一铲即获。如果一铲未能铲取,再铲取时即使击碎其壳,也不易铲下。待捕捉之后,剥去肉,取其贝壳,洗净壳上的黏附物,去净杂质,干燥之后再碾碎即可入药。

石决明中的“决明”二字,是指其功效。这是一种中医眼科常用药。别名“千里光”,始载于《名医别录》,书中记载其主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轻身。”

所谓“青盲”,是一种中医眼科病名,相当于西医学的视神经萎缩。青盲初起时视物不清,似有薄纱遮挡,以后日渐加重,犹如隔雾视物,终至失明。此病多因于先天禀赋不足,目失涵养;或肝肾不足,精血耗损,不能升养于目;亦或头目外伤,脉络瘀滞,目系受损所致。

中医治疗青盲的常用药就是石决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石决明条目下所记载的附方也多是用来治疗青盲、目翳、羞明等眼病的。

肝虚目翳:“凡气虚、血虚、肝虚,眼白俱赤,夜如鸡啄,生浮翳者。用石决明(烧过成灰)、木贼(焙)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姜、枣同水煎,和渣通口服。每日服二次。”____《经验方》。

羞明怕日:“用石决明、黄菊花、甘草各一钱,水煎,冷服。”____《明目集验方》。

青盲雀目:用石决明一两(烧过存性),外用苍术三两(去皮),为末。每服三钱,以猪肝切开,入药末在内扎定,砂罐煮熟,以气熏目,待冷,食肝饮汁。

以上附方中的石决明有生、锻之别。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功力较强,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头目眩晕;而煅烧之后的石决明,寒凉之性减弱,收涩之功增强,多用于敛肝,治疗因肝虚所致的青盲内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769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