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理念源于《黄帝内经》,春夏天地逐渐变热,人与自然相应,此时阳气旺盛,养生的关键在于让阳气更加合理的生长,这也是中医所推崇的“天人一体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所以,任何破坏阳气升发的做法,都是跟自己作对!对健康不利!
如果因为贪图凉快、爽快,经常做一些耗阳气的事情,受伤害的只会是自己的身体!
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些损伤阳气的行为:
嗜食寒凉甜辣
《食饮以宜》一书提到“唯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凉水,瓜桃生冷忌少餐,免致秋来生疟痢。”冰淇淋、凉饮料、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水果,都属于寒凉的食物,不仅会刺激肠胃,也会伤了脾阳。
谷类饮食: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性凉: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蔬菜类的:
性凉:西红柿(微凉)、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蓝、茭白、苋菜、马兰头、菊花脑、菠菜、金针菜(黄花菜)、莴苣(莴笋)、花菜、枸杞头、芦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面筋、藕、冬瓜、地瓜、丝瓜、黄瓜、海芹菜(裙带菜)、蘑菇、金针菇。
性寒:慈姑(微寒)、马齿苋、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莼菜、发菜(龙须菜)、蕺菜、竹笋(微寒)、瓠子、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荠。
其他类:性凉:绿茶、蜂蜜、蜂王浆、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参、西洋参、决明子。
性寒:酱油、面酱、盐、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芦根、白矾。
甜食则容易碍滞脾胃,让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受到影响,还会使血糖、血脂升高;
辣的食物虽然能刺激食欲,但大热天吃可能会伤脾伤胃,导致食滞、便秘、口臭等。
穿衣露腰露脐
大夏天,不少年轻人的穿着是“前面露脐、后面露腰”,自以为“美美哒”,但其实这种做法容易引外邪入侵正气尽泄,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长期这样,不是腰痛就是胃病,甚至导致妇科缠身、不孕等。
早上洗头洗澡
虽然在中医典籍中,没明确说晨起不要洗澡,但《内经》里却提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
“平旦”的意思就是早上太阳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人体阳气也处在升发的阶段,这时洗澡洗头容易“浇灭”阳火。对于早上不得不洗头的人群来说,早上时间比较赶,洗头后也一定要吹干再出门,如果没有吹干,在路上头部受了风寒,还可能会导致着凉、头痛等。
大热天浇冷水
在三伏天这最为炎热的时节,很多人都有一个思维误区,总觉得天气这么热,洗冷水澡不仅爽快,而且能降温消暑。还有人会拿出“洗冷水澡会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提高代谢率”的理论。
但其实,洗冷水澡并不如温水澡降温效果好,冷水澡会给身体一种“变冷了”的假象,过后反而会让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同时,冷水刺激不仅容易使寒邪入侵,损害阳气,加速血液流动还会导致心率加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切勿贪一时凉爽,冒险洗冷水澡。
过量运动出大汗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伏天适度运动、适量出汗有利于祛湿、排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汗出得越多越好,一般我们在锻炼的时候,微微出汗就够了。
久吹空调
“空调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
长时间吹空调,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导致感冒、头痛、鼻塞、喉咙不适、咳嗽、面瘫、呕吐、腹泻、关节疼痛等病症。
频繁熬夜
中医里有“阳气者,烦劳则张”一说。“张”的意思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回归本位。如果经常烦劳过度、熬夜加班,阳气就不能归位,只能慢慢耗散。
虚则寒、寒则湿、湿则瘀、瘀则瘤、瘤则癌!
长癌的人,十有八九是阳虚引起的!
要补阳,首先就要养好背,在中医看来,“背为阳,腹为阴”,保养好背部,就能让五脏六腑的阳气生发出来,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
《扁鹊心法》中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能够“以天之阳入地之阳而补人之阳”。在三伏天灸背,养阳效果惊人!
三伏灸背的注意事项:
1、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人,或者精神疾病、正在发热的患者不适宜采用灸背的方法。疫情期间,不接待任何情况下发热的顾客。
2、艾灸后可多喝温水,6小时以后再洗澡,注意不要吹冷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