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归经 > 正文 > 正文

生物老师带你认识身边的动植物潮汕常见水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4 12:32:44
白癜风没有医治 http://m.39.net/news/a_5964855.html

生物老师带你认识身边的动植物#系列《潮汕常见水产动物》第18期天下第一鲜。

在市场挑选贝类海鲜的时候,常常一不留神就被呲一身水,那些公然“挑衅”的,通常是瓣鳃纲帘蛤目(又叫真瓣鳃目)帘蛤科或竹蛏(chēng)科的贝类。不过,实力如此悬殊的挑衅,结果可想而知,不挑你怎么对得起你这么卖力的表现?

花蛤是呲水小能手

这一期先来说说帘蛤科,帘蛤科的贝类在我国从北到南广泛分布,比较常见的大约有几十种,北方常笼统地称之为蛤蜊,而潮汕市场中最常见的有三类:车白、花蛤和油蛤。

为什么说“三类”而不是“三种”呢,那要先从车白说起。唐代文学家欧阳询编修的《艺文类聚》中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曾说:“车螯,味高食部,名陈物志”,意思是车螯的美味超过了其他食物,它的名字已被列在博物志书中。

车螯即今天的车白,中文学名文蛤。潮汕地区将所有壳厚,且壳内侧瓷质白亮的贝类都称作车白,大致包括帘蛤科文蛤属的文蛤、丽文蛤、斧文蛤、琴文蛤、短文蛤,甚至还包括花蛤属的等边浅蛤。上述“车白”常常混在一起售卖,实难分辨。

丽文蛤

琴文蛤

等边浅蛤

以文蛤属的文蛤为例,其贝壳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圆形,两壳相等,两侧不等,壳长略大于壳高,壳表膨起、光滑,生长纹清晰,有环形褐色带、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文蛤的壳质比花蛤、油蛤更坚厚,吃剩的贝壳掉到碗碟中发出清脆的duangduang声,用潮汕话说就是“重秤”、“无物”。借用张爱玲《红楼梦魇》中提到的“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倘若要添一恨,那定是“车白壳厚”了吧。

车白的壳着实有分量

帘蛤科大多属于埋栖型贝类,靠斧足的挖掘作用,栖息在平坦的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和泥沙滩中。涨潮时,文蛤会移动至滩面,伸出水管进行呼吸、摄食和排泄等活动;干潮后或遇到外界刺激时,则双壳紧闭或退回穴底。

文蛤的解剖结构

车白的水管较短,所以潜埋沙中通常较浅,隐入沙中后,会在滩面上留下漏斗形的凹陷。在刚退潮的浅滩,小孔比较多的地方常可以挖到车白,戴上手套来回用力翻动,车白就有可能从沙子中钻出来。小时候去到海边就喜欢沿着沙滩捡贝壳,捡到的大多都是车白,花纹漂亮、质地光滑,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一两个活的,每次都可以玩得不亦乐乎。事实上在浅滩上掘洞的还有沙蟹,一种跑起来跟飞似的小螃蟹,但沙蟹的洞通常在高潮线,而且洞口有掘洞时抛出来的沙子。

在潮汕的市场,几乎一年到头都可以见到车白的身影,由于壳较坚厚,肉不如花蛤、油蛤那么饱满,因此不常用以爆炒,更多是煮汤。车白肉质细嫩,富含多种氨基酸,鲜美异常,汤中几乎可以不放盐,丝毫不愧“天下第一鲜”的美誉。个人觉得车白苦瓜排骨汤最是美味,车白的鲜甜配上苦瓜的甘苦,简直是对味蕾最大的冲击,不太能吃苦的小伙伴可以先将苦瓜在煮沸的盐水中焯一下,可以减少苦味还能除去一部分草酸。

车白苦瓜排骨汤

车白冬瓜汤

车白豆腐汤

车白蒸蛋

生腌车白

这是一条分割线

“天下第一鲜”的归属似乎早已尘埃落地,但若单论在潮汕地区的群众基础,花蛤也丝毫不落下风。潮汕人常把花蛤称为“花蚶”,而在粤语地区“花蛤”与“花甲”同音,久而久之,花甲反而成了更加常用的名字。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甲指60岁,用这个词来称呼一种贝类,我始终觉得不太合适。

帘蛤科菲律宾帘蛤(花蛤)

“花蚶”也好“花甲”也罢,其实都只是俗名,市场中最常见的花蛤学名是菲律宾帘蛤,也叫杂色蛤,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花蛤壳呈卵圆形,壳面有放射肋纹和同心生长纹,在壳面上构成明显十字交叉的布纹状。花蛤的壳较粗糙,略厚,肉质也不够细嫩,因此市场价格通常不高,每斤大约在10块钱左右。

市场中另一种贝类也常被叫做“花蛤”(连某搜索引擎配图也很多出错),但价格通常比真正的花蛤要高出一倍以上。由于壳面布满深色网状细纹,壳面光滑,油光锃亮,它更准确的俗名应该是“油蛤”,同样属于帘蛤科,学名叫波纹横帘蛤。油蛤体型比花蛤更修长一些,壳更薄,肉质也更细嫩,在海南还有另一个俗名叫“芒果螺”,这个名字着实让我疑惑,这个造型怎么会扯上“螺”?也许只是因为跟芒果有相似的形状。

花蛤、油蛤的生活习性与车白相似,而又比后者有更发达的斧足和水管,因此行走和掘洞的能力更强,潜埋也更深一点。

帘蛤科波纹巴非蛤(油蛤)

蛤蜊利用斧足“行走”

蛤蜊利用斧足掘洞

花蛤在浅滩上行进的痕迹

花蛤、油蛤都是非常鲜美又常见的食材,先将买回来的花蛤、油蛤洗净后放在加盐的清水中,同时滴几滴食用油搅一搅,静置两个小时基本上就可以将泥沙吐干净。在汕头的市场,花蛤、油蛤在售卖前通常就已经处理好了,时常感慨潮汕人对吃的细致讲究真的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花蛤、油蛤的做法很简单,常用金不换(九层塔)炒,也可以用咸菜汁煮(潮汕人把这种做法叫做“含”),当然也可以似车白一样煮汤、煮粿条。

金不换炒花蛤(油蛤)

咸菜汁含花蛤(油蛤)

锡纸包花蛤(油蛤)

这是一条分割线

用度娘搜集车白的图片时,弹出几条砗(chē)磲(qú)的搜索结果,觉得最后有必要再说几句。瓣鳃纲帘蛤目砗磲科,现存9种(中国有其中6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体长可达1米以上,壳极厚重,内侧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因此砗磲常被用于打磨手串等饰品。然而砗磲生长缓慢,过度的开采已经致使其濒临灭绝,大砗磲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它5种的野外种群也被列入二级保护。然而暗地里还是有售卖砗磲制品的违法商家,还是那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希望大家自觉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资源。

帘蛤目砗磲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砗磲

本期图鉴:

(图片来自网络)

肖瀚

肖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gj/1057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