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 那么,怎样饮食才能吃得饱、吃得好又吃得健康呢?
内容简介:《饮食与养生》将从酸、甜、苦、辣、咸五味入手,以中医的视角为您详细讲解各种食物的特性以及和各种常见疾病的关系,指导我们正确合理地搭配饮食,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指导患有各种常见疾病的人正确选择饮食,尽快康复。
本期内容
一、离不开的咸味
1咸味对人体的作用
2
咸味重最容易影响寿命的原因
3
说说海鲜-孟浩然之死
4
生活中常食用的咸味食物与药物-盐、鹿茸、紫河车、龟板
二、不可或缺的苦味
1“苦”的涵义
2
苦味对人体的作用
3
苦味过用的损害
4
生活中常食用的苦味食物与药物-苦瓜、莲子心、苦丁茶、黄连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饮食与养生(二)
No.1
常见的咸味食物或药物
咸味的划分,最初是根据人们的品尝口感,但逐渐的,人们根据其来源、作用,扩展了很多咸味的食物或药物。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咸味之品是食盐,食盐源自海水。
除此之外,咸味食物或药物主要有三种来源:动物、水生和植物。
动物类药物:65%左右的咸味药物都是源自动物药,如鹿茸、白花蛇、紫河车、羚羊角、地龙、桑螵蛸、蛤蚧、全蝎、蜈蚣、土元、水蛭等。因为动物的体液为咸味,故源自动物的药物多为咸味之品。
水生类药物:海洋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海水中,故其多为咸寒之品。如龟板、鳖甲、海马、海藻、海带、海浮石、海蛤壳、珍珠母、牡蛎、石决明等。
植物类药物:有少量的植物药也属于咸味,如肉苁蓉、龙血竭、玄参、慈姑等。
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有茸毛,内含血液,叫做鹿茸。
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东北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质量最优;东北马鹿采收的叫“东马茸”,品质较优;西北马鹿所产的叫“西马茸”,品质较次。梅花鹿、马鹿在2足岁以后,逐渐长出鹿茸,继而分岔。鹿茸以3~6岁小鹿所生的为佳,多在4~6月采集。
鹿茸的作用
01
鹿茸味甘、咸,性温。按照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中药大辞典》则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子宫虚冷……”的相关记载。由于鹿茸为动物的血肉之品,故其虽性温热,但能在补益人体肾阳之时,又能补益人体气血,与附子相比,有附子的温热之性,却无附子的燥烈之弊,温而不燥,是滋补强壮的上佳之品。
1补益元阳
用于阳虚诸证。鹿茸采集时处于幼年阶段,生长之力旺盛,同时又在每年的春季采集,故其性偏温热,可补益人体虚衰之阳气,如男性肾阳虚出现的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女性肾阳虚出现的子宫虚冷、崩漏带下、小腹冷痛等症,皆可食用鹿茸。
2
延年益寿
鹿茸采集时内含鹿血,故在温补人体阳气之时,又有填精益髓的功能,尤其适用于男性40岁之后,肾精渐亏,体力精力不支,且伴随出现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头发脱落等症者,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3
补益气血
鹿茸因其血肉有情之性,对人体气血有较强的补益作用,可以用于手术后,或肿瘤患者放化疗之后气血虚衰者。
4
托疮生肌
疮疡久不收口、流清稀脓液者,多属于阳虚之性。可用鹿茸托毒生肌,收敛疮口。
鹿茸怎么吃?
01
1炖服
取鹿茸片30克,与鸡、鸭、羊肉、牛肉等,配以红枣、枸杞子、莲子、百合、当归等滋阴之品,炖3~5小时后食用,可分多次食之。
2
泡酒
取鹿茸片50克、黄酒毫升,浸泡2周后饮用,每次30毫升,每日2次。
3
研粉冲服
将鹿茸片(鲜片烘干)研末冲服,每次1~2克,日服1次;或将鹿茸片含化嚼食服用。
哪些人不宜食鹿茸?
01
鹿茸虽然是名贵的补益药,可用于多种人体虚衰证,但其性热,尤适宜于阳虚体质,特别是平素畏寒肢冷者。而阴虚内热者,如:身体常感燥热、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则不宜服用。
地龙
地龙学名叫蚯蚓,又叫曲鳝,生活于潮湿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腐殖土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地龙入药,多用“广地龙”和“土地龙”。六七月捕捉后,伴以稻草灰,用温水稍泡,除去体外黏膜,晒干或焙干即可入药。
地龙的药用
4
1
活血化瘀
地龙虽身体柔软无骨,但却能行善爬、松软土壤,说明其筋力强劲,通走性强。所以地龙有很强的活血通络之用,临床用于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清代医家王清任制的治疗偏瘫的补阳还五汤中就配以地龙。闭经患者,可以用地龙1条,放瓦上焙焦,研细末,用温黄酒送服。
2
清热解毒
地龙性寒味咸,善清热毒,对很多病毒性疾病有治疗作用。如:带状疱疹,可用鲜地龙10条,洗净后撒上白糖50克左右,放置4小时,用泡出的液体涂抹病处。病毒性腮腺炎,用鲜地龙3条、冰片1克,捣烂地龙后撒上冰片,敷于患处。
3
止咳平喘抗过敏
地龙有很好的治疗咳嗽、哮喘的作用,尤其对过敏性哮喘作用良好。除入药与其他药物配伍之外,还可以将适量地龙研末,装入胶囊,每次服3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对过敏性皮肤病,可以用地龙、乌梅、防风、苏叶各10克,煎水服用。
No.2
常用的苦味药食
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为葫芦科草本植物,果实供食,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均可入药。
苦瓜肉性寒味苦,《本草纲目》载苦瓜“气味苦、寒,无毒。除邪热,解劳乏,清肝明目”。清代医家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苦瓜一物在不同的阶段采摘,其药性及作用都不相同,青则能清,熟则能补,前后补泻二用,皆有奇功。苦瓜根、茎、叶、花皆苦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治疔疮、便血、牙痛、消渴、湿疹、腹泻、食欲不振等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苦瓜有抗血糖、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溃疡、调节免疫能力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苦瓜的妙用
01
1糖尿病早期
鲜苦瓜50~克做菜,每天1次,或隔日1次。
2
热毒疮痈
苦瓜克捣碎成汁,用汁液抹患处。
3
风火牙痛
苦瓜克捣烂,敷下关穴。
4
神经衰弱
苦瓜30克、杏仁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2次。苦瓜性苦寒,凡阳虚内寒盛者,应少食或忌食苦瓜。
莲子心
苦瓜生则清,熟则补;而莲子是内则清,外则补。心肉不分,补中寓清,清中含补,古为历代富贵人家的常用补品。
莲荷的果实谓之莲子,莲子去心为莲子肉,莲子肉为补药之一,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论莲子肉“主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二十五络血气。生吃(微)动气,蒸熟为上”。认为莲子肉可补益五脏之虚。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论莲肉,认为其有“交心肾、益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泻久痢、赤白浊,疗女人带下崩漏诸血症”,亦强调莲子肉补益十二脏腑的功用。
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与莲子肉的补益作用形成对比,莲子心偏于清火,具有极好的清心安神、降压去脂以及降血糖之功效。
药食良方
01
莲子心茶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主治心火内积所致的烦躁不眠,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失眠等症。
我国的僧尼常以莲子为素斋圣品,一方面取莲子补益脾肾之虚之功用,另一方面,莲子心有清心泻火的作用,可使男子性欲低下。
所以,男子不宜长期服用莲子心,否则会损折性功能。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也谈到“寡居女性常饮莲子心茶”以清心解欲。同时,莲子心性苦寒,阳虚体质者禁止服用。
绞股蓝
绞股蓝味苦酸,性寒,生长于山间阴湿之处,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农历七八月采收为宜,药用全草或根状茎。
功效可归纳为:养心健脾、益气和血、清热解毒、祛痰化淤,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
临床研究证明,绞股蓝有消除疲劳、降低血脂、镇静催眠、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可以预防与治疗高血压、高脂血、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民间有句俗语:“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说明绞股蓝与人参功效相仿。将其加红糖,用水煎服,具有一定抗疲劳、促睡眠、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标题浏览详情)1艾草的养生功效2巧用穴道胜吃补药3 最全艾灸注意事项4夏天的时候天天泡脚对身体有好处吗?5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太全了,值得收藏!)温馨提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gj/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