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性味 > 正文 > 正文

疏调学术论坛瘿病从疏调气机论治探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31 10:50:05

应大家的要求,我们把文章也做成音频了,方便各位开车时收听

张震老师认为:“中医学的气机是一个多元性的共同维系着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功能系统,包括脏腑、经络,营卫之气等的出入、升降、循环、转化等规律性的运动活动。”而舒展肝气,恢复、调整、激活其正常的疏泄功能,以保持人体气机的条畅运行,脏腑间即可相互协调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此即疏调之核心。

甲状腺疾病目前统称瘿病,临床上应用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加减治疗各种瘿病确有良效。我整理部分历史医籍,试从瘿病的历史发展源流上梳理用疏调气机来治疗瘿病的历史发展脉络。

★肇基起始期

“瘿”病首见于《山海经》。《山海经》记载了多种疾病,其中就有“瘿”病,并记载了药物治疗及预防。“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靡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淮南子》记载“险阻之气多瘿。”说明地理环境因素与瘿病有直接关系。先秦时期的文献描述属于肇基期,主要是提出了“瘿”病的基础认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主要从藏象、发病因素、体质、治则治法等方面进行宽泛的论述,并未象“痹”“痿”“咳”等病对“瘿”病进行专篇论述。《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多种疾病,其中也没有瘿病。但从肝论治之法始于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作为开篇之语树立了后世治肝之先河。伤寒经方“四逆散”即为代表,此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也是张老创立疏调气机汤的核心基础。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均能应手起效,亦为现代治疗瘿病的基础方剂之一。

★充实发展期

《诸病源候论·瘿候》、《外台密要》均指出:“瘿者由忧恚(hui)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圣济总录》将瘿病分为五类,指出“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情之所至,气则随之,或上而不下,或结而不散是也。”以上文献均突出了七情不畅气机郁滞是导致瘿病发病的基础。并描述了瘿病初期临床表现:“胸膈满闷,气筑咽喉,噎塞不通,颈项渐粗,囊结不解”这些症状亦为气滞胸膈的表现。

★方药大成期

《外科正宗》认为瘿病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贡献了“海藻玉壶汤”、“活血散瘿汤”、“十全流气饮”等现在还在常用并且在教科书中多次出现的名方。在这时期,肝火被日趋重视,补充了瘿病气痰瘀病理。如《外科大成》的“夫瘿瘤者,由五脏邪火浊气,瘀血痰滞,各有所感而成”;《疡科心得集》的“当各求其所伤而治其本,大凡属肝胆二经”;《杂病源流犀烛》的“瘿之为病,其症皆隶五脏,其源皆由肝火”等等。《本草纲目》收录治疗“瘿”病的药物多种,其中包含动物甲状腺(鹿靨等5种)、富含碘中药(海带海藻昆布等6种)、贝壳类中药(海蛤壳牡蛎等5种)、清热解毒类(夏枯草白头翁漏芦等7种)、化痰散结类(贝母黄药子等12种)、活血化瘀类(马蹄香丹参等6种)、其它类(玄参山药荔枝等13种),极大的丰富了瘿病的治疗手段,而疏肝气,清肝热,散郁结的中药及方剂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突出创新期

从明清时期到现代,历代医家记录报到的瘿病治疗医案更为丰富,但疏肝理气法、化痰散结法始终是最常用的方法。直到现在重多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论文书籍中,疏肝理气也是位列第一的论述对象。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瘿病的分证论治为气郁痰阻、痰结血瘀、肝火炽盛、肝阴虚4证,亦均与肝有关。国医大师张震在先贤的基础之上力主疏调气机,创立“疏调气机汤”,主体是疏肝,一翼是健脾,另外一翼是补肾。“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平和”,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来说,疏调气机都是瘿病的根本治法,所以甲状腺疾病在疏调气机之上结合辨证加减应用化痰散结、活血消瘿、滋阴降火等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xw/1028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