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是黃帝紀元四千七百一十八年,中國農曆辛丑年戊戌月戊戌日,牛年九月十二,西曆公元年10月17日。
今日日簽如下——
簡要講解——
昨天講了「合」字(點擊可回顧)。
今天講「雀入大水為蛤」的「蛤(gé)」字——
,蜃屬。有三,皆生於海。厲、千歲雀所,秦人謂之牡厲。海蛤者、百歲燕所也。魁蛤、一名復累、老服翼所也。从虫合聲。
「蛤(gé)」是常用字,其常用義項有:
一、gé蛤蜊、文蛤等雙殼類軟體動物的統稱。
二、há青蛙和蟾蜍的統稱。
《說文》記錄的字形不是左虫右合的「蛤」,而是上合下虫的「」,這屬於「構字部件位置有別但不影響本義」的情況,類似的如我們之前講過的「秋、秌」。
因此,下文都用「蛤」形以方便文字呈現。
「蛤(gé)」字是形聲字,以「虫(huǐ)」為形符。
「虫(huǐ)」字(點擊可回顧)我們在「清明三候虹始見」中詳細講過。「虫(huǐ)」字本義指「蛇」,對於地上爬行的(如蜥蜴),天上飛的(如蝙蝠),有毛或無毛的(如蝯(古同猿)),貝殼類或鱗甲類(如蚌),古人造字時都以「虫」象形。所以,上述各類別的字都以「虫(huǐ)」為形符。
「蛤(gé)」字以「合」為聲符。我們昨天講了「合」有兩個發音,其中一個為gě,與「蛤(gé)」同音;另外,「兩口相合」也稱為「合」,而「蛤(gé)」指蛤蜊、文蛤等雙殼類軟體動物,它們的雙殼常相合,因此「蛤(gé)」以「合」為聲。
對於「蛤(gé)」的本義,許慎的記錄為:,蜃(shèn)屬。有三,皆生於海。厲、千歲雀所(化),秦人謂之牡厲。海蛤者、百歲燕所(化)也。魁蛤、一名復累、老服翼所(化)也。
我們一句一句來解釋:
「蛤,蜃(shèn)屬」,而《說文》「蜃(shèn),大蛤」,由此可見,「蛤(gé)」和「蜃(shèn)」都指「蛤蜊」,只是蜃大蛤小。
《韋注國語》:小曰蛤。大曰蜃。
「有三,皆生於海」,蛤有三種,都生於大海。
「厲、千歲雀所化,秦人謂之牡厲」,第一種是「厲」,由千歲雀變化而來,秦國人稱之為牡蠣。
「海蛤者、百歲燕所化也」,第二種是「海蛤」,即「蚶(hān)子」,由百歲燕變化而來。
「魁蛤、一名復累、老服翼所化也」,第三種是「魁蛤」,也叫「復累」,是由老服翼(蝙蝠的別名)變化而來。
以上三句在現代人看來頗不科學,但古人就是這樣記錄的,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
《大戴禮記·易本命》:鳥魚皆生於陰而屬於陽,故鳥魚皆卵。魚游於水,鳥飛於雲。故冬燕雀入於海,化而為蚧。
附「簡要講解」簡體版——
昨天讲了「合」字(点击可回顾)。
今天讲「雀入大水为蛤」的「蛤(gé)」字——
,蜃属。有三,皆生于海。厉、千岁雀所,秦人谓之牡厉。海蛤者、百岁燕所也。魁蛤、一名复累、老服翼所也。从虫合声。
「蛤(gé)」是常用字,其常用义项有:
一、gé蛤蜊、文蛤等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
二、há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说文》记录的字形不是左虫右合的「蛤」,而是上合下虫的「」,这属于「构字部件位置有别但不影响本义」的情况,类似的如我们之前讲过的「秋、秌」。
因此,下文都用「蛤」形以方便文字呈现。
「蛤(gé)」字是形声字,以「虫(huǐ)」为形符。
「虫(huǐ)」字(点击可回顾)我们在「清明三候虹始见」中详细讲过。「虫(huǐ)」字本义指「蛇」,对于地上爬行的(如蜥蜴),天上飞的(如蝙蝠),有毛或无毛的(如蝯(古同猿)),贝壳类或鳞甲类(如蚌),古人造字时都以「虫」象形。所以,上述各类别的字都以「虫(huǐ)」为形符。
「蛤(gé)」是以「合」为声符。我们昨天讲了「合」有两个发音,其中一个为gě,与「蛤(gé)」同音;另外,「两口相合」也称为「合」,而「蛤(gé)」指蛤蜊、文蛤等双壳类软体动物,它们的双壳常相合,因此「蛤(gé)」是以「合」为声。
对于「蛤(gé)」的本义,许慎的记录为:,蜃(shèn)属。有三,皆生于海。厉、千岁雀所(化),秦人谓之牡厉。海蛤者、百岁燕所(化)也。魁蛤、一名复累、老服翼所(化)也。
我们一句一句来解释:
「蛤,蜃(shèn)属」,而《说文》「蜃(shèn),大蛤」,由此可见,「蛤(gé)」和「蜃(shèn)」都指「蛤蜊」,只是蜃大蛤小。
《韦注国语》:小曰蛤。大曰蜃。
「有三,皆生于海」,蛤有三种,都生于大海。
「厉、千岁雀所化,秦人谓之牡厉」,第一种是「厉」,由千岁雀变化而来,秦国人称之为牡蛎。
「海蛤者、百岁燕所化也」,第二种是「海蛤」,即「蚶(hān)子」,由百岁燕变化而来。
「魁蛤、一名复累、老服翼所化也」,第三种是「魁蛤」,也叫「复累」,是由老服翼(蝙蝠的别名)变化而来。
以上三句在现代人看来颇不科学,但古人就是这样记录的,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
《大戴礼记·易本命》:鸟鱼皆生于阴而属于阳,故鸟鱼皆卵。鱼游于水,鸟飞于云。故冬燕雀入于海,化而为蚧。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厚球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xw/1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