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跳丈人笑,给丈人送新鲜鲅鱼,是咱青岛女婿的一种传统习俗。其实,不只是鲅鱼,红岛蛤蜊、本地海蛎子、石夹红螃蟹、虾虎……4月,各种小海鲜也迎来了春天。
但在享受美味之前,你会挑选小海鲜吗?怎样判定它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小海鲜有哪些烹饪新方法?如果你觉得海鲜只能蒸煮那就错了。本周,记者邀请海林山庄的大厨韩冰,带我们去岛城海鲜市场一探究竟,并推荐蒸煮法之外的创新吃法。
个头虽小却特有“内涵”
本地海蛎子4月陆续上市,据记者了解,在这之前市民吃到的海蛎子大部分来自大连。“区别海蛎子是否是本地的其实很简单,个头大、皮硬的是外地的,个头小、皮薄、纹路颜色深就是本地的。”海林山庄的大厨韩冰告诉记者。
昨天一早,营口路市场摊主小霞的摊前摆了三大箱本地海蛎子,记者一眼就辨认了出来。小霞说:“本地海蛎子大部分来自红岛,就像蛤蜊一样,特点是皮薄、味鲜。随便砸开一个都是满满的肉,挑选的时候要鼓肚子的。”
●创新吃法
海蛎子疙瘩汤:用姜丝爆锅,加芸豆末炒透,加汤煮开,加调好的小疙瘩,待疙瘩熟了后,放入洗好的海蛎子,出锅前打一个蛋花,加香油即可。
炸蛎黄:新鲜海蛎子肉,用盐姜粉抓一下,两面沾生粉,沾蛋黄液入七成热的油锅,一分钟后捞出。等油九成热再放进去,炸到金黄,就可出锅,配椒盐蘸料。
堪称十年最肥“小鲜肉”
对于岛城市民来说,每年4月份开始进入吃红岛蛤蜊的季节。本周二,记者一早在小港水产批发市场发现,每家商贩门口都堆着好几箱红岛蛤蜊。摊主刘大姐介绍:“今年的蛤蜊堪称十年最肥,因为今年不少养殖户改变了养殖方法,将养殖密度变小,蛤蜊吸收的营养多了,自然肉质就肥了。”
说着,刘大姐顺手挑出一只,轻轻一砸皮就碎了,里面肉质丰满、干净透亮没有一点杂质。“皮薄、肉嫩、味鲜,干净不牙碜是红岛蛤蜊的特色。”摊主告诉记者,虽然今年蛤蜊的价格略有上涨,但丝毫不影响市民的购买欲望,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红岛蛤蜊会经常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吃蛤蜊、喝啤酒的序幕就此拉开。
●创新吃法
蛤蜊鲫鱼汤:锅入油爆香姜片,放入鲫鱼两面煎透,加料酒、水,盖盖待汤烧开。鲫鱼熟后,入蛤蜊,加盐、鸡精,转小火慢炖10分钟,出锅前撒香菜末。
“剪刀手”丰满登陆
对于青岛人来说,常吃的两种螃蟹就是梭蟹和石夹红螃蟹,记者在新贵都市场发现,石夹红螃蟹正悄悄登陆。石夹红螃蟹的特征是蟹钳大、有劲,因其有劲,所以它的肉质特别弹牙鲜美。大部分石夹红螃蟹来自大公岛和灵山岛海域,新贵都市场卖螃蟹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几天石夹红螃蟹陆续上市,越往后越肥,母的籽越多。石夹红螃蟹都是野生的,数量有限,价格自然也略高,售价在45元一斤,大的要70元左右。
●创新吃法
醉蟹:将活蟹洗净备用,加葱姜丝,用白酒、味达美、鲜花椒调汁料,取汤古子将活蟹子翻过来摆好,倒入调好的汤汁腌制四个小时即可食用。
品味鲜美正当时
现在市场上卖得正火热的海鲜还有一样,就是虾虎,成船的虾虎活蹦乱跳地被渔民搬上岸。记者来到小港水产市场,发现摊贩们都推荐自家的虾虎。
“个个肥,不用挑”摊主向记者展示他们水箱里的母虾虎,个头确实大,虾虎籽清晰可见。由于虾虎多为海捕,所以价格自然居高不下,每斤基本都在40元左右。
●创新吃法
麻辣虾虎:虾虎煮熟,去背上的壳和虾腿,拍面粉下锅炸酥,锅内留油少许,加葱姜辣椒丝干花椒煸炒出香味,加入炸好的虾虎,加盐糖、香菜、辣椒油翻炒均匀即可。
(青岛早报记者刘鹏实习生傅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