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蛤壳 > 海蛤壳注意 > 正文 > 正文

上海国际贝展贝友名人谈之刘一凡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3/8 13:52:16
今天,来到《贝友名人谈》专栏做客的是一位人民教师,身处内陆省份的他因一枚品相不佳的脉红螺与贝类收藏结缘,由自己的审美确定了骨螺等科属的收藏方向,教学之余他还把自己爱好分享给他的学生们,他就是刘一凡,圈内的“鸡毛”同学,我们来听听他和贝壳的故事。骨螺收藏家刘一凡说实话,贝展组委会让我介绍自己时我是非常心虚的,因为无论从藏品、知识面、眼力、审美,我在贝壳圈都不算很突出,而且我收藏贝壳也比较随性,所以“名人”一词实在愧不能受,我只想写写我的一些收藏贝壳的经历感受与大家分享。我小时候就对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十分着迷,与贝壳的缘分要从一只破破烂烂的脉红螺说起,那是我小学时花了一块钱在一家热带鱼店里买的,至今仍然保存着,它为我打开了收藏贝壳的大门。接下来影响我收贝壳的便是DK的那本著名的“贝壳种”了,当我看到书中扶轮螺的图片时被深深地震撼了,那时我便有了一个梦想:我要收到像书中一样美的扶轮螺标本。谢天谢地,这个梦想在年终于实现了,而且我收到了比书中更完好的标本。

刘一凡收藏的扶轮螺和书中的扶轮螺

也许是内陆城市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的影响,我在年高考完才通过网络接触到了“贝壳标本”和“贝壳圈”,虽然起步挺晚的,但这使我对贝壳有了新的认识,也交到了不少在贝壳收藏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学习中少走了许多收藏方面的“弯路”,使我的知识和藏品很快丰富起来。年,我第一次参加贝友们的聚会,大家因贝壳相聚一起,虽说我与许多贝友是第一次见面,却因贝壳这条纽带而似乎已是多年老友,相谈甚欢。“收藏之路,最美不过与人同行”这是当时另一位贝壳圈大佬——白兰地(史令)说的,我深以为然。收藏贝壳不仅是我的一个爱好,也是交到更多有趣朋友,开阔自身视野的一个绝佳契机。刘一凡的部分收藏这些年进入贝壳圈的年轻力量越来越多,贝壳圈越来越壮大,大家喜欢的种类各不相同,我的审美决定了我的收藏方向,我始终热爱那些带有棘刺的贝壳,因此主要收藏骨螺、花仙螺、海菊蛤、棘冠螺等。于我而言,这些美丽的小东西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寄托,是我生活中的精彩点缀。我也从不吝惜将它们的美展示出来,让更多人来欣赏。凭借初中教师的身份,我的爱好也会被我的学生们知晓,虽说不会使他们都成为收藏者,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我会把贝壳的美让这些身处内陆整天疲于考试的孩子们看到,或许会有什么好处呢?也许是教育工作者的缘故,我有幸因收藏的银杏骨螺而在年上海贝展各位评委的厚爱下获得那一次的科普教育奖,实是不胜欢欣。这些都是收藏贝壳带给我的快乐。

年上海贝展展出的银杏骨螺和所获奖项

除贝壳外,我还收藏蝴蝶标本、养鱼、养花、养猫,还有些奇奇怪怪的爬行类宠物,我的众多爱好都只是略懂一二,略收一二,“好读书,不求甚解”,正如我在文章开头写到,我尊重并热爱一切生命形态,大自然孕育出如此众多美丽的生命,我也希望我的生活像大自然一般精彩丰富,活得肆意洒脱,尽情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享受这人生数十年。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1181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海蛤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