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们的跨时空旅行,假装回溯到公元6世纪(大约是我们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假装在南美,到秘鲁北部的莫切河谷——那里曾经孕育出沿海区域最强势的文化,被美誉为安第斯“古典文化盛开的花朵”。
莫切的物件几乎每一样都新鲜有趣,这篇先说动物和神祇。
这个悬尾猴形陶瓶,和我们印象中的“猴子捞月”颇为相似,据说是活跃于亚马逊雨林中的伶猴。猴子没有什么杀伤力,又算是人类的亲戚,这个时期的莫切人已经把它们中的一些当宠物来养了。
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用的。与猴子不同,那些制服不了的,就视作威严的象征来崇敬,比如前文提到的豹子、虎鲸,以及这种神级动物:安第斯神鹫。
(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这只神鹫形陶瓶,创作原型就是安第斯神鹫。这种猛禽也叫做康多兀鹫,它的体重达10-15公斤,翼展超过3米,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飞禽。
莫切陶艺最有特色的技术“二元压模法”,在神鹫陶瓶的制作上得到了充分展示。也就是说,为了还原神鹫颈部的肉垂、白色羽领和梳子形的头冠,工匠分两块模具完成了他的创作。不难看出,写实技能相当一流。
(图片来自网络)
在莫切神话中拥有特殊能力的动物还有蜥蜴。
这个蜥蜴形陶瓶将一只蓄势待发的蜥蜴推至观众面前,背上还印着来自太平洋海水中的海菊蛤。展柜前有几句语焉不详的介绍,说蜥蜴在艺术品中经常与太阳神、死神一同出现,而海菊蛤则是水和女性的象征。
这就不免让人好奇,试图去探究几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太阳与水构成一种平衡,女性的母亲角色又与死神形成对峙,那么蜥蜴是怎样的存在呢?它的特殊能力又是什么呢?
“变色龙!”就在我抓耳挠腮开脑洞的时候,身边一位小朋友不失时机地叫道,“变色龙算是蜥蜴的一种吧?”
那么,莫切人是赋予蜥蜴一种适者生存的象征吗?谁知道呢,或许小朋友的推测是对的呢。
这尊小塑像,名为“女性生者搀扶死者”,倒好像从某个角度支持了我们上面的揣测。
当然,要说连通生死,蜥蜴或女人都不能望海神项背。看这尊海神驾船陶瓶,海神尖牙突睛,持桨划水,金枪鱼形状的船上押了两名捆绑着的人。他要前往大海中的岛屿,那里住着逝者和夜神——莫切神话中的海神,就是这样在沟通现世与冥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比起海神,恐怖指数增加的是这一尊:手持刀和战俘首级的蝙蝠形黑陶瓶。莫切神话中被称为“蝙蝠恶魔”的神灵,拥有尖利的牙齿和翅膀,类似于金庸小说中韦一笑式的存在。看这副一手持刀、一手拎战俘首级的尊容,象征黑暗与死亡,显然实至名归了。
还有一位与死亡有关的的神,是这面响铃金饰所表现的斩首者神。金饰是佩戴在腰间的,“斩首者神”雄踞于半圆形的中心,也是一手持刀,一手拎战俘首级。与“蝙蝠恶魔”的黑暗冷酷相比,这恶神金碧辉煌,周边的八个小球里面装着硬物,动则叮当作响,如鸣佩环,似乎释放着某种惊悚诡异的欢乐。
神与人的世界总有主宰。神人形陶瓶,展示的是莫切神话中的压轴级大神——主神阿依.阿巴艾克,又称为“蛇带饰神”。
这个角色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长着凸出的眼睛和大獠牙,耳饰是猫科动物的头型,带饰是双头蛇。阿依主神的出场,往往伴随着某种动物或植物,有时则是与怪兽等邪恶势力作战的场景。这只陶瓶上,他是从海洋软体动物凤螺中钻出来的,手持长矛作凛然备战状。
现在,他在莫切人经常吃的笋瓜里气定神闲。
又或者,头上装饰着夜行猛禽猫头鹰,带着平趟人间与冥界、死亡与生存以及夜与昼的自负。
总之,他作为莫切神话中的文化英雄与无可替代的主角,守护着人世的福祉。
而人世,才是更加热闹有趣的啊——下次说。
相关链接:
安第斯秘境珍宝2
安第斯秘境珍宝1
中世纪艺术里的套路
元上都博物馆与梳妆楼
画像砖上的烟火人间
画像砖上的非凡世界
老规矩,去趟酒窖,浮一杯:
酒妈哎呀,打赏这种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1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