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短命”
在建了拆、拆了建之间“折腾”
如何让此类“短命建筑”的悲剧不再上演
一起来了解百年建筑的长寿秘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奇迹是如何修筑的以及它们的故事
公元前年,埃及金字塔
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大小不一,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5米,底长米。用万块平均每吨2.5吨的石块砌成,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
因为建筑凝胶材料的缺失,使得金字塔经受不起雨水的冲刷而渐渐被腐蚀。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出现了硬度较高的石灰砂浆。
公元前7世纪,周朝出现石灰烧制技术,石灰是用大蛤的外壳烧制而成。蛤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将煅烧到碳酸气全部逸出即成石灰。
在这些时期筑成的建筑,因建筑材料等的不完善,造成保存下来的奇迹少之又少。
公元前6世纪,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人在建造时经常使用沥青粘合石块和砖块。
公元前年,奥林匹亚宙斯巨像
宙斯神殿本身是多利克式建筑,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殿顶使用大理石兴建,由34个高大17米的支柱撑起来,面积达41米乘米,庙前庙后的雕像都用大理石雕成。
公元前年,希腊罗德岛巨像
希腊罗德岛巨像是七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这座巨像建在罗德市港口的入海处。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厄斯的青铜铸像,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以后更被用作灯塔。雕像修筑12年,高约33米。与纽约的自由身像高度差不多。
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会在铸造建筑物时大量的运用石灰砌筑技术。
秦汉时期万里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大量运用了石灰凝胶材料,砌筑方法是先将石灰与水混合制成石灰浆体,然后用浆体砌筑条石、砖石以及粉刷墙面,采用石灰砌筑的朱砖石结构能够建造多层楼阁。
公元前年罗马帝国建筑
罗马帝国吞并希腊,在希腊石灰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石灰中不进掺入砂子,还掺入磨细的火山灰。用其砌筑的普通建筑和水中建筑都比较耐久,它就是建筑史中著名的罗马砂浆。
18世纪末期以后欧洲近现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凝胶材料到达石灰掺有机物的凝胶材料阶段后就停滞不前,而西方则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朝着现代水泥的方向不断提高。
18世纪欧洲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各国社会经济迅猛向前,建筑凝胶材料的发展也随之加快。
西方国家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于年出现英国水泥,年英国政府发布第一个波特兰水泥专利。当代建筑食量——波特兰水泥就这样在西方徐徐诞生,同时踏上了不断改进的征途。
现在,水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房建、市政、水利及国防工程,水泥的产生为以后世界修筑更多的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