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篇风咳的文章,介绍了恩师治疗风咳的大法,就是从肝论治。肝主身之筋膜,从肝治可以快速的清除呼吸道的痉挛,即使是肺性咳嗽、胃性咳嗽,加上熄风解痉的药对,也可以快速的提高临床疗效。
今天介绍另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人感冒后外感症状消失后,出现咽喉部位的不适,也是咽痒而咳,其实就是感冒后期余邪未退,停留在咽喉,以咽痒而咳,咳而少痰或无痰,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我们也辨为风,只不过是外来之风,外风要祛。
用什么方呢?《医学心悟》的止嗽散。这首方也是恩师的常用方,使用频率较高,而且止咳效果较好。其病机为风邪犯肺,肺失宣肃,风邪较轻,肺气上逆重。
方解:
荆芥:解表祛风;
桔梗、甘草:宣肺;
紫菀、百部、白前:降气、化痰、止咳;
陈皮:化痰、降气,降肺气以止咳,降胃气以止呕。
此方宣肺有两味药:荆芥、桔梗;降肺有四味药:紫菀、百部、白前、陈皮,所以此方以降肺为主,以止咳为主。解表的只有一味药,解表力量不强,此方表里同病,表证轻,里证重,是止咳的好方。
临床表现:
表证:轻微打喷嚏,流鼻涕,咽痒,轻微的恶风寒;
里证:咳嗽,有痰无痰均可。有痰,紫菀、白前、陈皮都有化痰的作用,无痰,这三味药又能降气止咳。因药性偏温,痰也以白痰为主。
此方主治:咳嗽,有无表证均可。无表证,荆芥能宣肺以止咳;可有表证,荆芥能够解表。此方虽偏温,但温性不大,所以寒热均可,寒重加温药,热重加凉药。
恩师曾讲,此方功在止咳,寒热均可,加减得体其效若神。我把如何加减给大家讲一下。
加减:
表重:偏风寒,防风、秦艽、羌活、白芷;
偏风热,薄荷、桑叶、菊花、蝉蜕;
痰多:瓜蒌、大贝,桑白皮、大贝,胆星、竹沥,海蛤壳、海浮石;
化热:黄芩、石膏;
咽痒重:薄荷、钩藤,蝉蜕、僵蚕、地龙,连翘、牛蒡子,荆芥、防风;
伤阴:百合、冬花,玄参、麦冬(里有玄麦甘桔)。
此方,止咳力量较强,最适合感冒之后余邪未退,风邪停留于咽喉造成的过敏性咳嗽。此方只有七味药,无论寒热均可使用,最适合初学者。凡遇咳嗽均以此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医家称此方可治一切咳嗽,所言非虚呀!
时景堂主人辛丑冬时景堂版权所有,转载请提前联系董医生手稿~~欢迎 时景堂中医创始人,辽沈名医于奇亲传大弟子,跟师出诊五年余,尽得恩师真传。近年来在各平台讲解四小基础课程,善于应用六经辩证和脏腑辩证诊治疾病。尤善治脾胃病、风湿病、皮肤病、妇科病、呼吸病。
时景堂中医预约-地 址:沈阳市铁西区小北一中路兴华北街26巷相关阅读:
风咳从气血不足论治精神情志疾病风湿名方当归拈痛汤董刚做中医我是认真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gake.com/hhkzy/11968.html